卫生保健如何有效预防鼻病毒导致的急性

01

什么是鼻病毒?

鼻病毒(RhV)系导致人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亦是导致人类普通感冒的最主要病毒。

鼻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早春及气温突然下降时节,尤其在人群拥挤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易传播。当前正值普通感冒高发季节,特别是前两周,连续阴雨和气温降低,导致鼻病毒活跃。

02

鼻病毒感染

临床症状

健康成人感染鼻病毒后主要导致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症状,潜伏期为1~2日,临床症状有流涕,鼻塞,喷嚏,头痛,咽痛及咳嗽等,体温不增高或略有增高,病程1周。

幼儿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鼻病毒后,亦能导致细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致儿童喘息、哮喘加重及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并发症:

鼻病毒感染可以伴发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同时也可能导致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鼻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飞沫引起传播。

该病症状较轻,为自限性疾病,尚未有因该病死亡的报告,一般不导致肺炎,但可引起劳动力的损失,如劳动效率的降低,工厂缺勤和学校缺课。

03

鼻病毒感染易引起流行的原因?

①鼻病毒具有地方性和流行性,易引起暴发和流行。

②人群普遍易感。鼻病毒病原体多样,已知的有多个血清型,感染后对不同血清型免疫性持续时间较短,经常重复感染,许多人每年患感冒1~6次,易感人群多,好发于儿童(因鼻病毒血清型众多,通过接种疫苗方式来预防感染缺乏可行性)。

③鼻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易实现。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飞沫引起传播。

④当前正值春季开学,大量学生人群自社区集中到学校及托幼机构,学生易从社区带携带病毒入校/园,同时学校及托幼机构环境相对较密闭,一旦发生感染,易于实现传播。

04

鼻病毒感染如何防控?

幼儿园:

①加强晨午检、因病缺勤并做好登记。发现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的幼儿病例应禁止进入园内。同时应禁止教职员工带病入园、上课、工作。

②出现上诉症状的师生严格家庭隔离。发病后至少5天不得入园或从事教学等校园内活动,患病师生需要持捞刀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复课证明才可返园。

③严格疫情报告。幼儿园1天内一个班级发生3例及以上或3天内发生5例有相同临床症状表现的病例要即时向捞刀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疾控中心报告。

④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保持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的空气流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子遮住口、鼻,出现卡他症状后或接触类似病例时要戴口罩。

⑤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教育幼儿注意咳嗽礼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幼儿及家长:

①保持环境洁净。保持室内干净整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或通风不良场所。

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非清洁的手接触口、鼻、眼。不随地吐痰,不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

③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勤晒衣物被褥。保持充足睡眠,提高营养补充,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zlyy/10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