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麻疹疫情上升你该怎么办

医院订阅哦!

今年1~3月,我国麻疹疫情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升,北京报告病例已超过例、天津市报告确诊病例例;安徽省部分地区报告确诊病例例。

通常4、5月更是麻疹高发期,预防麻疹疫情刻不容缓。麻疹疫情上升,你该怎么办?为此,小编特意为您准备了本期预防麻疹专题,供您参考。

1麻疹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

麻疹是一种在冬春季常见并且高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麻疹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病毒很容易传播。但事实上,麻疹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算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和一般消毒剂都没有抵抗力。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半小时就失去活力,在室温下仅存活2小时,56℃时30分钟即被破坏。能耐寒不怕冻,所以总是冬春季节高发。

麻疹在局部地区或场所出现聚集性暴发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就诊,一般预后都比较良好。但如果诊断不及时,治疗措施不当,引起并发症,就会给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2患麻疹有何症状?

当两周的潜伏期过后,开始中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并且流清鼻涕,这时的症状与重感冒很相似。麻疹会出现一个特异症状,叫Koplik斑,这个斑点会在发热后出现在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也就是脸蛋近下颌部位的口腔侧,这个斑点约1毫米,灰白有红晕。出现Koplik斑后的1~2天会开始出疹,疹子会在耳后和颈部先发,慢慢往下发展。同时,体温可能会升得更高,一般约有40~40.5℃。

3谁最容易感染麻疹?

我国的麻疹免疫策略是婴儿在8个月初次接种麻疹疫苗,7岁复种,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大概在7年左右,所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及14岁以上的青少年风险最高,是麻疹高发的两个年龄段。

但是,一般人在保护期内,会接触到麻疹的野生毒株,接触以后由于疫苗的保护作用没有消失,症状会很轻或者不显示。但这些野生毒株又再一次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这时抗体的强度和有效期会变得更长,最终可能不再发病。

但从未接种过疫苗的幼儿患麻疹的危险就很高,同时发生并发症(含死亡)的危险也最高。麻疹是造成全球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年估计约有14.57万人死于麻疹,其中多数是5岁以下儿童。在广泛开展疫苗接种之前,估计麻疹每年造成万人死亡。

未接种过疫苗的孕妇也面临危险。任何没有获得免疫的人(没有接种过疫苗或没有接触过这种病毒获得免疫的人)都可以被感染。

4怎样才能远离麻疹?

(1)远离传染源。少去各种人多的场所,避免与高危人群如高热病人接触,去医院就诊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好口罩等。

(2)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居室通风。接触过传染期患者的人应先更换外衣,洗手脸或在室外逗留20分钟,除去表面沾染的麻疹病毒后再去接触易感者。

(3)保护易感人群。除半岁以内的婴儿和隐性感染者外,凡是没有出过麻疹的人,无论年纪大小,性别如何,均为易感者。应按计划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自身麻疹免疫水平。对体弱多病及营养不良的儿童进行重点保护。

5疫苗能否预防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是遗传比较稳定的病毒,只有单一的血清型,所以现行疫苗仍有一定的保护力。冬春季节是麻疹的高发季节,虽然接种疫苗仍是目前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措施,但接种后并非终身免疫。

接种麻疹疫苗后,可使患儿发生一次与自然麻疹相类似的隐性或亚临床感染的过程。麻疹疫苗病毒可与淋巴细胞结合进行裂和复制并有染色体的裂解。临床上可出现白细胞减少。麻疹疫苗既有体液免疫的过程,又有细胞免疫的过程。免疫后可产生中的抗体、补体结合抗体、血溶抑制和血凝抑制抗体,从而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疾控部门建议,5年内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40岁以下成年人,可考虑在疫情暴发期接种麻疹疫苗。

6接种疫苗后还会出麻疹?

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1)疫苗接种剂量不够。

(2)接种婴儿未满8个月。母体的麻疹被动抗体尚未消失,干扰了麻疹疫苗抗体的形成,致使免疫失败。

(3)疫苗的保存运输及使用未能在规定的冷链条件下进行,造成疫苗免疫效价降低,甚至消失。

(4)消毒的注射器未冷却就使用,使疫苗遇热后被杀死,使免疫失败。

(5)皮肤消毒的酒精未干即注射,用消毒剂棉球压迫针眼,使疫苗被杀死。

(6)免疫功能缺陷和低下,体格发育不全者,疫苗注入体内呈无抗体免疫反应状态,也是儿童免疫失败的原因。

7感染了麻疹该怎么办?

(1)一般治疗:隔离、休息、加强护理。在出疹期间既要保证患者一定的营养(易消化而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又要保持眼睛和口腔等的卫生,并应注意室内空气交换,但又不能让患者直接吹风。

(2)对症治疗。高热可酌情用小剂量退热药,应避免急骤退热致虚脱;咳嗽选用止咳剂;烦躁选用镇静剂。体弱病患儿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

(3)中医中药治疗:透疹解表,葛根升麻汤加减,芫荽汤口服。出疹期用银翘散加减。

(4)注意时刻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8宝宝得了麻疹怎么办?

(1)家庭护理:患儿要卧床休息,房间内保持安静,定期通风,患儿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为宜,不要给孩子忌嘴,情况好转要渐渐增加营养。孩子高热时及时退热,可应用小剂量退热剂。做好眼、鼻、口腔护理,以防止并发症。可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药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麻疹的常见并发症是肺炎、心血管功能不全以及喉炎、脑炎等。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延长至10天。

(2)预后:皮疹消退后留下棕褐色沉着及糠麸样脱屑,麻疹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现在我国8个月以上的小儿已普遍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

9家庭护理的重点是什么?

(1)对于麻疹患儿,注意隔离,不要串门,以免传染别人。同时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供给充分的水分,多吃容易消化、富含营养的稀软食物,如牛奶、稀粥、面条、蛋汤等,不要吃生冷或过于油腻的食物。

(2)屋子里空气要新鲜,温度要适宜(20℃~22℃),以往过分强调保温,门窗密闭,空气不流通,对发热的孩子散热不利,但室内温度过低,容易着凉,也影响麻疹的透发。同时注意孩子口腔、眼、耳以及皮肤的卫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并发症。

(3)为了让疹子透发顺利,可以给孩子喝芦根水或市售的“五粒回春丹”表疹。出麻疹时发热是正常现象,只要不是过高,不要随便服退烧药退烧,否则容易使体温骤降,皮疹急回,导致“疹毒内陷”而发生肺炎、心力衰竭等合并症。当体温过高,为避免诱发高热惊厥,可采用安乃近点鼻,口服羚羊粉、牛黄散、紫雪丹等成药,使体温缓慢退烧。一般体温保持在38.5℃左右,患儿身上潮热微汗对发疹最为有利。

10预防麻疹你能做什么?

  (1)注意麻疹疫苗的存放条件,勿使疫苗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

  (2)将冷冻的疫苗从冰箱里取出放置在带冰块的冷藏壶或杯中。

  (3)开启安瓿接种消毒时勿使疫苗与酒精接触,因为酒精易将疫苗的病毒杀死,注射疫苗须待消毒酒精完全干后进行,注射后不能用消毒酒精棉签按住针头拔针。

  (4)疫苗开瓶1小时后应废弃不要再使用。

  (5)保证接种剂量准确,要排空针头内的水分及气泡。

  (6)疫苗变色、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安瓿有裂纹的均废弃不用。

  (7)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后再接种本疫苗。

  (8)如麻疹和流脑的联合免疫应该是麻疹先接种,间隔1个月后再接种流脑,如果是流脑先接种,那么只须间隔半个月再接种麻疹。

如发现不适,请尽快就医。请遵医嘱,本文仅供参考。(中国经济网综合整理信息来源:医院







































好口碑白癜风医院
辽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cs/7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