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手足口病,咱们粑粑麻麻还会怕它吗

最近很多家长跟我留言说,到了手足口病高发期了,能不能发一下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看来家长们也非常担心或揪心。

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去年秋天我出差,中间媳妇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好像得手足口病了。医院看看,果然是手足口。拍了几张照片传给我,我一看,嘴里、手指缝里、脚上都是。

当时我真的有点担心,但是并不太害怕,因为我对手足口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这点不是自夸啊,真的!不过通过电话里的语气感觉家人挺害怕的。

其实,咱们“健康去哪了”一个很重要的存在原因,就是给大家普及知识,让大家临危不乱。

何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给你们力量,让你们都像怪兽一样,高高地站在人类面前,空视一切!又仿佛一切都在老娘的掌握之中!

好了,回到手足口病的话题吧!上次跟周正大夫一起出去义诊,顺便问他的,讲得很正!

春夏时节是疫情高发的季节,因为进入春天后天气逐渐回暖,自然界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开始繁殖,如果降雨量再多一点,湿气加重,那更是为细菌、病毒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像今年也就前一段多下了几场雨,麻疹、水痘、手足口病的患儿便犹如雨后的春笋,一茬一茬地冒出来了。

周正说,春夏时节,家长们一定要谨防宝宝患手足口病。因为。春天以后,人们外出活动明显增多,大家都窝了一冬,都想借着春暖花开舒展舒展筋骨。特别是小孩子,玩起来无拘无束,见啥就抓、见谁抱谁,自身抵抗力也不强,这就为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为什么叫“儿童传染病”呢,因为它的易感人群主要是5岁以下儿童。5岁以上的儿童也会接触手足口病病毒,但是由于自身抵抗力,很少甚至不会发病。而“手、足、口”强调的是症状部位特点,也就是说患上这个病主要症状表现在手、足、口腔部位。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身体出现三处以上的红疹,甚至有水泡,特别是在缝中、手掌、足部、口腔这些部位,那孩子就有感染手足口病的危险性,医院确诊。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手足口病不一定要发烧,因为手足口病有两种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柯萨奇病毒会出现发热、打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但感染肠道病毒71型则不会。

同样是手足口病,感染的病毒不同,症状表现就会有所差异。所以说,家长们不要凭经验之谈,想着孩子没有发烧呀,应该不是,或是不严重吧。这里主要判断依据是“红疹”,也就是周大夫说的,孩子身体出现三处以上的红疹,甚至是水泡。

确诊了之后,接下来便是治疗,治疗包括医生和家长。医生就说了,他们有专业的诊治方案。对家长来说,第一件是要做的便是不要急,“不要急”是我提的最多的,为什么不要急,因为情绪会影响人的判断,做出错误的决定。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要多了解医学科普的原因,我们只有对疾病有一个客观事物,才能临危不乱,处之泰然。要是什么也不懂,急也是瞎急。

任何一个病都有轻重缓急,手足口病也一样,有医院看自己便好了,有的患儿从确诊到住院一两天的时间便迅速恶化。家长在这一环节,主要便是区分手足口病的轻重缓急。

首先,影响手足口病轻重的是年龄因素。手足口病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危险性越大。一般来说,6个月—2岁是高危人群,而死亡的高峰也在这个年龄段。3岁以上是低危人群,没有危险性。据国内病例观察,3岁以上手足口病患儿尚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其次,决定手足口病轻重的是病毒因素。手足口病有两类病毒,一类是柯萨奇病毒,一类是肠道病毒71型(EV71)。而感染柯萨奇病毒危险性相对较小,而EV71病毒比较凶险,有些从发病到死亡甚至只有1、2天的时间。有医院检查,有些身上出的疹子并不多,但医生确要求住院治疗。有的家长不了解,想着小病都让住院,肯定是医生又缺钱花了,这其实是患者感染的是可怕的EV71病毒。

只要排出危险性,医生就会开些抗病毒药让孩子回家观察治疗。这时候,没有专业医生和护士的照顾,家长的作用就显的尤为重要。

家里多了个传染患儿,很多父母手无举措,不知道从何做起。其实很简单,既然手足口病是一个传染病,那家长主要做的便是预防传染。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唾液、皮肤接触都会引起传染。如果自家小孩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家长首先进行家庭隔离,就不要带孩子外出了,留着家里养病。

其次要注重患儿的个人卫生状况,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孩子使用的奶瓶、奶嘴、玩具等等使用前后要充分清洗。屋子要勤通风,被褥要勤晒洗,防止反复交叉感染。之后,便是让孩子充分休息,多喝水,按时吃药,以期早日康复。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微博
哪家医院能够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cs/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