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慧霞教授妊娠期糖尿病如何管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诊断及管理至关重要,那么,哪些女性是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诊断、治疗方面又有何注意事项?

整理|KK

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其不仅与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孕产妇和新生儿远期发生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明显升高。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育年龄后移以及GDM诊断标准的变更,GDM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

由于GDM对母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孕期血糖水平,因此,如何进行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诊断及管理至关重要。在第三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上,医院的杨慧霞教授以“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分层管理”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会后,杨慧霞教授接受了《医学界》采访,就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治的相关问题分享了精彩的观点,以下是小编整理了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01

孕前糖尿病漏诊率高,需加强孕早期筛查

由于我国定期体检的体系并不完善,孕前糖尿病的漏诊率超过2/3。与GDM相比,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断、治疗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均与GDM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应加强妊娠早期对孕前的筛查。

杨教授表示:“具有年龄偏大(30岁以上)、怀孕前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过GDM史的、分娩过巨大儿、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及怀孕早期体重过快增长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首次产检时应进行空腹血糖水平筛查,以检出孕前漏诊的孕期糖尿病。”

02

4步走,做好妊娠糖尿病全程管理

1第一步,掌握GDM血糖控制目标

妊娠合并糖尿病孕期血糖控制目标并不过低,且血糖达标的同时减少血糖波动。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指出,GDM患者妊娠期血糖应控制在餐前及餐后2h血糖值分别≤5.3mmol/L、6.7mmol/L,特殊情况下可测餐后1h血糖(≤7.8mmol);夜间血糖不低余3.3mmol/L;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HbAlc)宜<5.5%。

表1: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内血糖控制目标

2第二步,重视饮食管理、运动疗法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与管理都需贯穿全程——孕前、孕期及产后,应遵循“孕前详计划,孕期严达标,产后重随访”的原则,进行全程合理饮食、运动干预。

图1:合理饮食、运动干预应贯穿孕整个孕期

建议孕妇严格限制每日总能量摄入(kcal/d),其中碳水化合物供给每日不低于-g、每日主食(米或者面)不低于g。肥胖或超重者适当限制每日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入,可以选择低升血糖食物。

运动疗法可降低妊娠期的胰岛素抵抗,是GDM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建议孕妇每餐后30min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可选择一种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耐力运动);运动时间可自10min开始,逐步延长至30min,其中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一般认为每周运动3-4次为宜。

经过饮食和运动管理,妊娠期血糖达不到上述标准时,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进一步控制血糖。

3第三步,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长期以来,所有糖尿病孕妇经过饮食治疗以及运动疗法血糖控制未达标者,首选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

近些年国外研究已经证实,妊娠中、晚期服用格列苯脲基本不透过胎盘,格列苯脲和二甲双胍在控制GDM以及2型糖尿病孕妇血糖方面安全、有效。但由于目前尚缺乏这两种药物用于GDM孕妇治疗后对子代远期影响的安全性追踪结果,因此,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批准任何口服降糖药物用于妊娠期高血糖的治疗。

胰岛素仍是当前控制妊娠期高血糖的首选药物。糖尿病妇女应在计划妊娠前即停止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开始行胰岛素治疗,尽量将血糖控制到孕前血糖正常目标后再妊娠。对于GDM孕妇,在确诊GDM之后,可先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若血糖水平不达标,则可结合孕妇个体胰岛素的敏感性,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

4第四步,做好随访工作

GDM患者产后母儿双方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均明显增加,因此,我们需重视高血糖患者产后随访工作,加强对GDM患者产后的母儿远期随访,积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以进一步减少母儿远期的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第三届东方妇产科学论坛传承往届会议的精神特色,汇聚了世界各地妇产科学领域的顶级专家与学者,借鉴国内外相关临床经验,与各位同道们共同学习分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学术上的饕餮盛宴。《医学界》记者后续还会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白癜风诚信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cs/9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