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疾病治疗 > 7天新增1700例,常规疗法都失效看看 >
7天新增1700例,常规疗法都失效看看
近期,登革热疫情在国内外迅速传播,特别是广州地区病例激增,一周内新增超过例。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常规药物如布洛芬可能加剧症状,许多朋友发来求助,询问中医有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关于“登革热”这一话题。
据目前所知,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毒潜伏期通常为1至14天。疾病的产生遵循“因—缘—果”的规律,病毒是因,蚊子是缘,而我们能做的,是从人体自身出发寻找解决方案。
中医的核心理念在于强化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即“扶正祛邪”。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一般症状包括反复发热、寒战、体痛、呼吸及脉速加快,以及全身毒血症状,如皮疹和各种出血现象,包括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严重时可导致脏器大量出血。
重症病例可能出现脑膜炎症状,如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瞳孔缩小等,最终可能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医通过“以症测证”的方法,从外在症状推测体内能量状态。一般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登革热特有的出血症状表明病毒直接侵袭血液系统,导致血液凝结,血流逆乱。
面对登革热病毒,中医的策略是活血化瘀,以防止血液凝结,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消灭病毒。以下是一种推荐的方剂——通心汤:
通心汤方剂: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川芎,鸡血藤,丹参。
通心汤的作用机理在于,桂枝汤可扶正祛邪,调和气血;川芎、鸡血藤、丹参则用于活血化瘀,防止血液凝结,从而抵御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通心汤并非唯一适用于所有登革热症状的方剂。病情发展变化多端,治疗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例如,若出现反复发热、呕吐、食欲不振,可结合柴胡汤的思路进行治疗;若大便硬结,可考虑在通心汤基础上加入酒大黄,以泄下通便并化瘀。
若不便用药,也可采用“二丹汤”泡脚的方法,通过泡脚微微出汗,帮助身体排出邪气,同时活血化瘀,为身体打下良好基础。
不过一定要注意,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上述药方一定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可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