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鼻用药,药物剂量如何选择

鼻部药物治疗是呼吸疾病重要的治疗方法。常见的鼻部用药都有哪些?如何规范使用?本文与大家一起学习。

作者:卢晓俊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呼吸疾病鼻部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鼻部外用制剂常见的有滴鼻剂、喷鼻剂及软膏等,常用的药物有鼻减充血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鼻部感染的还会用到抗菌药物。鼻部外用制剂主要起收缩鼻黏膜、湿润及消炎等作用。

常见的鼻部外用制剂

1、滴鼻剂

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澄明溶液、混悬剂或乳状液,供滴入鼻腔内用,也有厂家将药物以粉末、颗粒、片状的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澄明溶液或混悬液。常用滴鼻剂有1%麻黄素滴鼻液[1]、氯麻滴鼻液、呋麻滴鼻液、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液体石蜡油滴鼻液等。

2、鼻喷剂

专供鼻腔使用的气雾剂,其包装带有阀门,使用时挤压阀门,药液以雾状喷射出来,供鼻腔外用。常见的鼻喷剂有布地奈德鼻喷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曲安奈德鼻喷剂、左卡巴斯汀鼻喷剂等。

3、软膏

常见的有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于鼻黏膜,治疗鼻腔局部破溃后导致感染。

鼻部外用制剂给药方法

滴鼻液的使用方法[2]

1、使用前遵医嘱擤出鼻涕或回吸后从口中吐出鼻涕,如果鼻腔内有干痂,可用温盐水清洗,这样有利于药物发挥疗效。

2、滴鼻时,患者可取仰卧位,肩与床沿平齐,头后仰下垂,使鼻孔垂直朝上;或肩下垫枕头,头尽量后仰,下巴朝上,使头部与身体成直角,头低肩高;也可采取坐位,头尽量后仰,鼻孔朝上。

3、遵医嘱向每侧鼻孔滴入滴鼻液3~5滴,30s后头向左、向右偏斜各30s,然后头恢复原位维持30s,最后坐起将头向前低垂30s,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使滴入的药液充分分布于整个鼻腔组织。也可遵医嘱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体位或适当延长各种体位的保持时间。

鼻喷剂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遵医嘱擤出鼻涕或回吸后从口中吐出鼻涕,如果鼻腔内有干痂,可用温盐水清洗,这样有利于药物发挥疗效。

2、如药品性状中提及为混悬液的鼻喷剂,每次使用前均应先摇匀。

3、头可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

4、手持药瓶,将喷嘴放入一侧鼻孔,喷嘴方向对着该侧眼内角,避免直接喷向鼻中隔,喷药的同时轻轻地用鼻吸气2~3次,另一侧鼻孔喷法同上。遵医嘱决定是否需要重复步骤。

5、用毕后可用开水冲洗喷头。

各类药物的使用说明

1、减充血剂的使用

减充血剂如麻黄素滴鼻液、羟甲唑啉滴鼻液等,其临床效用主要为解除鼻塞,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但不能长期滥用。这类药物一般连续应用不能超过七天,否则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使鼻腔更为阻塞。此外,由于鼻黏膜对药物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如果药量过大或患者耐受性差,可引起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或中枢症状,故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另外,糖尿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以及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也应注意。小儿应用该类药物时浓度或剂量应根据年龄低于成人。

2、鼻部抗菌药物的使用

鼻内给药不宜局部滥用抗菌药物。因为鼻黏膜表面有黏液纤毛毯的运动,黏膜表面成分不适于细菌滋生繁殖,故细菌感染性炎症主要发生在黏膜深层。因此,鼻内滴入或喷入抗生素多无明显作用,且很难进入鼻窦窦腔。但萎缩性鼻炎、鼻硬结、不动纤毛综合征等疾病,由于鼻黏膜表面黏液纤毛功能障碍,黏膜表面易形成结痂,细菌得以在痂皮下滋生,此时可考虑局部应用抗生素。为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大部分抗菌药物均不宜鼻内局部使用。抗菌药物谨遵医嘱用在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或有化脓性并发症的患者,或者遵医嘱在围手术期用药。

3、激素的使用

糖皮质激素类如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氯替卡松、布地奈德[3]、曲安奈德、糠酸莫米松等,均制成鼻腔用药,是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常用药物[4]。

常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很少会产生全身多种不良反应,例如满月脸、水牛背等。应用时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掌握正确方法。对儿童患者应选择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如用地塞米松滴鼻液极易吸收至全身,用药时间长或剂量过大可产生明显全身副作用,应慎重选用。

鼻部外用制剂的注意事项[2]

1、使用鼻部外用制剂前,可遵医嘱先清洁鼻腔或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有利于药物发挥疗效。如有鼻涕,将鼻涕回吸后经口吐出是比较安全的有效的方法。

2、制剂性状描述为混悬液或混悬浮液的,用前需振摇药瓶,以获得浓度均匀的药液。

3、喷雾剂在第一次使用时应先振摇药瓶,向空气中喷压数次,获得均匀的喷雾后再使用。

4、药瓶口或喷头不应直接接触鼻黏膜,以免造成鼻黏膜的局部损伤。同样地,为了防止对剩余药品造成污染,滴瓶口也应尽量避免接触鼻黏膜。在抽出鼻喷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雾器,以防将鼻中的黏液和细菌吸入药瓶中。

5、鼻部外用制剂使用时体位要正确,才可以让药液充分作用于鼻腔组织,发挥最佳疗效。用药时勿做吞咽动作,以免药液进入咽部引起不适。

6、如果同时使用几种鼻部外用药,需间隔20~30min,但若几种药中包括具有减充血滴鼻作用的滴鼻液,如麻黄素滴鼻液时,应先使用具有减充血作用的滴鼻剂,间隔5?10min后就可以再用其他鼻部外用药。使用的次数及滴数需遵医嘱。

7、对于鼻侧切开和上颌骨切除的病人,为防止鼻腔或术腔干燥,滴鼻后,嘱病人向患侧卧位,使药液流入术腔。

参考文献

[1]杜斌.小儿用盐酸麻黄素滴鼻剂的导数光谱测定法[J].河南医药大学学报,,35(2):-.

[2]刘茂柏,杨木英.安全用药指导手册[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3]曹伟,卢志品.布地奈德吸入剂与鼻喷剂致23例不良反应分析[J].医院药学杂志,,33(10):-.

[4]冯勃,黄德亮.变应性鼻炎的局部药物治疗[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6:29-34.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zhaoying

yxj.org.cn

稿费:~0元

小编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hl/1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