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疾病预防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监测和筛选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监测和筛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但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常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一旦进展到临床阶段其功能障碍常不可逆。因此加强监测和筛选,早期诊断对其预后十分重要。
那有什么有效的监测和筛选方法呢?
快来和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01
尿蛋白监测
有无尿蛋白是了解糖尿病肾病的依据。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很重要的并发症,随着病程的进展可以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于肾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最能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是测定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含量,微量白蛋白尿是指白蛋白排泄率在20~μg/min,若大于μg/min则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大于20μg/min时,就要及时治疗。糖尿病患者病程大于3年时应每年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测,增高者应在3-6个月内复查。如尿白蛋白排泄率两次测定均在20~μg/min,则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应加强治疗阻止病情发展。
02
眼底监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失明。美国新近报道的失明患者中约25%由糖尿病所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0~74岁成人致盲的首要原因。
对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均应扩瞳后做检眼镜检查,简单的检眼镜检查也可发现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03
血脂监测
糖尿病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主要是血清TG升高和HDL-C降低以及LDL-C升高。血脂异常可以导致动脉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要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动脉硬化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等。因此血脂监测对防治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至关重要。一般应每3~6个月测定一次血脂。如果经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尚好,但血脂仍明显升高者应服用降脂药物治疗。
其控制标准如下:
血清总胆固醇应小于4.5mmoL/L,
甘油三酯应小于1.5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大于1.1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2.6mmoL/L。
04
膀胱功能监测
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较常见,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此并发症约占糖尿病的26%-87%,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者约80%有糖尿病神经性膀胱。因为本病早期无症状,常常到了有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不愈甚至于肾衰时才引起患者重视。要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必须具有这方面的知识,以便早日求医。
监测方法:有上述症状时应及时查尿常规,膀胱肾脏超声波检査可发现有残余尿和肾盂积水。正常膀胱容积ml尿,超过ml有尿意感。如尿量大于ml仍无尿意可考虑有膀胱功能的异常。
05
糖尿病患者足部的监测和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多发生在50岁左右。60-70岁患者最为多见,还多见于成年肥胖型糖尿病病程长者,血糖经常控制不佳者。糖尿病足的发生几乎均由大小血管病变所致缺血、神经病变、感染三个主要因素协同作用而引起,大血管病变在糖尿病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皮肤坏死的最终原因是微循环功能障碍所引起。
为预防糖尿病性下肢坏疽,除了积极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外:
①为预防糖尿病性下肢坏疽,除了积极控制糖尿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外,应避免各种诱因如烫伤、小外伤、鞋挤压及足癣感染,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早期治疗脚的胼胝鸡眼等。
②对轻微的外伤也应及时治疗预防感染,一旦发生应采取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③此外平时要注意保护肢体,尤其是冬天要注意保暖并多参加适当的体育缎炼,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和戒烟。
④每天检查足和下肢、足趾间和足底部是否有创伤、发红、感染、磨损、流液、肿胀和擦伤。毎天用肥皂水和温水洗脚,足部入水前应先测一下水温,水温应不高于40℃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最好选用碱性较小的或弱酸性的肥皂。洗完待脚晾干后涂以润滑剂,使皮肤免于裂开。趾甲前端应剪平挫平防止其向肉内生长。
⑤穿着整沽干燥的袜子,林子上不要有破洞或补丁,袜口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脚的血液循环。穿合适的鞋,不要穿着任何紧束足部、踝部及小腿的袜、带,以免阻碍足部的血液供应。
06
血压和体重的监测
糖尿病患者易患高血压,30%~50%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中发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2~4倍,并随病程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由于糖尿病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动脉硬化和肾脏病变,因而更易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现高血压时,体内重要脏器已有程度不同的损害,因此早期发现高血压至关重要。应每月定期检测血压一次。糖尿病患者应每月测量体重一次,理想体重(kg)=身高(cm)-,成人体重应不超过也不低于理想体重的10%为好。
体重指数(BMI)
体重过低:<18.5;
体重正常:18.5~23.9;
超重:24.0~27.9;
肥胖:>28.0。
选自迟家敏《实用糖尿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