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疾病预防 > 中医穴位埋线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偏头 >
中医穴位埋线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偏头
祖国医学认为“哮必兼喘”故一般统称“哮喘”。病因多为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质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临床可见喉间痰鸣、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痰多清稀或黄稠而粘,舌苔腻或黄厚腻,脉浮数或滑数。
治则:宣肺降逆,化痰平喘
处方:定喘肺俞膻中华盖丰隆八华鱼际
加减:1、风寒加风池,风热加合谷;
2、痰浊阻肺加列缺、丰隆;
3、脾气虚加脾俞;
4、肾不纳气加肾俞、关元;
5、纳差易感冒加足三里;
6、心律不齐加内关。
特别提示:1、对麻药过敏者可不用局麻;
2、禁辛辣和油腻食物;
3、不能过分劳累;
4、注意避风寒,预防感冒;
5、该病病程较长,缓解期应做免疫调节,仍可采用穴位埋线疗法。中医调节免疫,重在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效果很好。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78例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属Ⅰ型变态反应,临床以突然发作性鼻痒、喷嚏、鼻流清涕为主要表现,缠绵不愈,其发病与季节、环境因素、气候变化、接触过敏原有关。其流行率有全球逐年增加趋势,属于祖国医学“鼻鼽”范畴。
一、治疗方法
1、取穴:
处方1:迎香、肺俞、脾俞、肾俞、印堂、大椎、至阳、合谷;处方2:风池、双鼻穴、风门、意舍、志室、上星、攒竹、足三里。
配穴:肺热加曲池、鱼际;瘀肿加膈俞、肝俞;肾阳亏虚配命门、关元;便秘加支沟、大肠俞、天枢、上巨虚;哮喘加膻中、定喘、心俞。
二、疗程:一二方交替使用,十五天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结果。
三、注意事项:1、治疗后,两天内针处局部不可用力、不可沾水。轻微胀痛与全身不适属于正常现象,明显时可服止痛药。2、两天后揭掉胶布,可以洗澡。如有红肿时可每天热敷并口服消炎药。对于极少出现的硬结处每天认真热敷并用单指轻轻按摩1—2次。3、一周内少食发物、辛酒、生冷。
三、禁忌事项:1、已知对羊肠线过敏者;2、有出血性疾病和皮肤大面积感染者;3、因糖尿病等导致皮肉组织损伤难愈者;4、发热或妇女经期、孕期可推迟。5、年龄小于8岁者及对穴位埋线特别恐惧、不能配合治疗者。
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78例,显效61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以上。
穴位埋线治疗偏头痛例临床资料例偏头痛患者,男83例,女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30年。诊断标准:(1)具有反复发作性,搏动性,偏于一侧,再遇紧张或风寒刺激而诱发;(2)脑电图及CT检查均无异常改变。
例中痊愈例,有效3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治疗方法主穴取外关、合谷。配穴:伴心烦郁怒,脉弦数加太冲;胸闷,恶心,脉弦滑加丰隆;面色晦暗,脉弦细加阿是穴;少气懒言,心悸,少寐,脉细者加足三里。使用智象埋线针,埋线包、靓紫丝线,术后贴等产品备用,选好穴位,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取一段靓紫丝线,用埋线针将靓紫丝线顶入穴内,埋入肌层,查看针孔,无线头外露,立即贴上术后贴,保护针孔。每次取主穴2个,配穴1个。每周埋线1次,治疗3次为一疗程。
痊愈:症状完全消失,1年未复发;有效:头痛症状减轻,疼痛次数或时间缩短;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李加亮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