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药凉了国家药监局发文儿童禁用柴胡

“明星药”柴胡注射液将不能再用于儿童。国家药监局今日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更改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柴胡注射液,是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至今已临床应用70多年。此前,柴胡注射液作为“退烧针”在儿童发热治疗中应用普遍。国家药监局在公告中指出,更改说明书的原因在于,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决定对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除增添儿童禁用的禁忌项外,国家药监局要求柴胡注射液在说明书中增加警示语,增加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内容。按照药监局要求,柴胡注射液新说明书应写明,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儿童用药要警惕三个误区日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共同发布《儿童就医及用药指南》,旨在帮助千万家庭树立科学用药理念,避免错误用药对儿童造成伤害。北京市医管局“药物治疗管理培训”受聘讲师、药剂师冀连梅表示:“作为儿童日常守护者,家长应树立科学的儿童用药理念和方法,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意识,用科学的力量武装自己,从日常生活入手,降低或消除儿童用药安全隐患。”“由于儿童发病一般都比较急,导致经常存在盲目用药的行为。”上海医院儿科教研室副主任、儿科基地教学主任郭桂梅说。以常见的发烧为例,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第一时间用药,具体要看孩子的情况。郭桂梅指出,如果体温上升非常快,就需要考虑使用美林等家庭常备退烧药。如果体温是缓慢上升,但孩子精神状态尚可,可以先使用物理降温,例如多喝点水、洗澡等,都有助于降温。为了避免盲目用药,家长需要学会察言观色。郭桂梅说,是否需要立即用药,关键要看孩子的整个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的状态很活泼,哭声洪亮,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心。反过来,孩子在患病期间精神很差,俗称打蔫,家长要引起警觉。这就是察言观色。冀连梅表示,临床中常见的儿童用药误区不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给孩子用成人药。有的家长会给儿童服用自己服过觉得有效的药物,并按成人剂量减半。但是,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按成人剂量减半给儿童用药是不科学的。二是别过度依赖药物。对孩子来说,有的疾病症状可以逐渐自行缓解,要相信孩子的免疫力。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疾病战斗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孩子也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其免疫力。三是别轻信食疗或者纯植物配方“安全无副作用”。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越详细,说明临床试验做得越充分。%植物来源的药物并不代表%安全。柴胡注射液说明书修订要求一、应增加警示语,内容应包括: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二、项应增加以下内容:过敏反应:皮肤潮红或苍白、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悸、紫绀、血压下降、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全身性反应:畏寒、寒战、发热、疼痛、乏力等。皮肤及其附件:可表现多种皮疹,以荨麻疹、皮炎伴瘙痒为主。呼吸系统:憋气、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紫绀、血压下降等。神经精神系统:头晕、头痛、麻木、眩晕、晕厥、抽搐、意识模糊等。消化系统:口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用药部位:疼痛、皮疹、瘙痒、局部红肿硬结等。三、项应当包括:1.对本品或含有柴胡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2.儿童禁用。四、项应当包括: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本品为退热解表药,无发热者不宜。4.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尤其注意不超剂量、不长期连续用药。5.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情况、用药史和过敏史。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慎用。6.有家族过敏史者慎用。7.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应认真检查本品,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8.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9.对老人、孕妇、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10.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综合新京报、人民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等媒体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ys/1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