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不拉大便是攒肚还是便秘,分清这点妈妈

星标我们,获取上千篇原创文章推送

小豆丁已经4个多月了,作为一个二胎妈妈,对于孩子的大便已经处于忽略状态,但这几天,小豆丁由原来的一天两三次变成了两三天一次大便,奶奶开始担心了,一直在我耳边问,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是不是你吃的东西不太对?我当然知道不是.但是回想起一胎时候因为大便问题紧张焦虑的情绪,每天期待孩子拉大便的心情,为了防止妈妈们过度焦虑,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孩子突然几天才拉大便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

四个月的豆丁:我是谁?我在哪?

米其三个月体检。

医生问:一天大便几次?

我说:六七天一次。

医生惊呼:那怎么行?!

我说:我纯母乳的。

医生说:纯母乳也不行啊!

我说:纯母乳这样不是攒肚吗?

医生说:哪有这个说法!?现在几天没拉了?

我说:五六天了,估计这两天要拉了。

然后她赶快去摸宝宝肚子,发出疑惑:咦,为啥这么多天不拉肚子也是软的呢?

“要不要给你开点益生菌吃吃?”医生补问了一句。

“谢谢,家里有。”我客气的回。

当然我家里并没有这个“江湖神药”益生菌。哺乳就有益生菌补充,我随时携带随时供应。

出了儿保科回去的路上辉哥疑惑的问我:“真是攒肚?为啥医生不知道?你别搞错哈。”

我笑了,扔给辉哥一个自信的媚眼:“你医院现在坐在哪里给孩子体检的可能是我,我说的就全对了?医生接触的都是病理的孩子,一般也只养育一个孩子,孩子正常的很多表现她也未必都知道,是攒肚还是便秘主要看拉出来的大便性状和宝宝生长曲线增长情况,还有肚子软硬也可以鉴别诊断,刚才医生不是也说了肚子不硬嘛,我们又省尿不湿,又省湿巾,宝宝还不容易红屁股,多好啊。。。。。。”

我balabala又开始了唐僧模式,辉哥摸摸米其的肚子确实软软的,又看着刚称的14斤体重85%的生长曲线,转而支持我。

所以很多妈妈说家人不支持其实还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没能有理有据的说服家人。

大家都是讲道理的。只要你的道理确实合情合理。

那么,如果你还没有听过“攒肚”这个词,就足以说明你的知识需要更新啦!

无论你是医生,还是奶奶。

不知就不知,学了就知了,不懂不是错,不懂还不学单靠自以为是很可怕。

而且关于攒肚的情况随着母乳喂养率的升高,很多宝宝都有,但是网络上的解读很多都是错误的,强行为宝宝通便,不仅让宝宝痛苦,更加重家庭的焦虑,实在没有必要!

什么是攒肚?

出现攒肚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偶也见于混合喂养或者少量添加辅食的宝宝。

宝宝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生理现象。

敲黑板: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现象!

为什么月子里的宝宝不能称为攒肚呢?

是因为大自然的设计,满月内的宝宝一般有黄疸,多吃多拉才能排黄疸,所以满月之前一般不会出现攒肚。但是接近满月的时候有些宝宝就会出现攒肚了,比如米其是从25天左右就开始攒肚的。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太小的宝宝如果几天不大便要首先排除摄入不足。可以结合小便来判断。

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乳汁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益生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上皮细胞等。益生菌包括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勤奋的工作,充分的分解乳汁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

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益生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什么要用纯母乳宝宝的大便制成益生菌给病人口服,就是这个道理啦,我们母乳宝宝的大便可是很值钱的呢),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

那么攒肚的宝宝需要肥皂条刺激肛门甚至用开塞露让宝宝排便吗?

并不需要!

有精力陪孩子多玩会儿,实在焦虑可以做做排气操(后台输入“排气操”有文章),而不是去折腾孩子。

需要给孩子补充益生菌吗?

孩子就是肠道益生菌够多去分解食物了,所以才攒肚,你又补充点“友军”进去有必要吗?

没必要!浪费钱!

还要想办法给孩子灌进去自己身体本来就有别人孩子大便提炼出来的东东,这不科学!

我见过的攒肚最长21天,听说过的是23天,宝宝肚子一直软的,摄入也确保够的,拉的那天惊天动地,接了三个尿不湿,但是都是软的便便。

那就是攒肚,而不是便秘。

米其六七天大便一次,一次至少拉两个尿不湿,而且大便一看就是经过了充分的消化,细腻,柔嫩,像果酱,像蜂蜜,甚至能拉丝。哈哈,是不是好有画面感?

我知道你想看看,来,上攒肚便便:

米其每天拉便便时有奶瓣,攒肚后就木有了,说明得到了更充分的消化。

而攒肚后吃奶间隔确实拉长了,但是身高体重增长正常,这就是传说中的吃的虽然少,但是吸收好。

确实让我省心省力不少。

当然,不是每个宝宝攒肚后都是一样的便便,大家真的不要比完体重比便便了,和肤色一样,每个人吃一样的饭,拉的便便也不尽相同。

攒肚从另外一个人类进化的角度说,是宝宝学习排出成型大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更不需要干预。也不见得是量少刺激不了肠道。

攒肚需要和便秘做鉴别。

千万别说男姐说了,好几天不拉一定是攒肚。

便秘是什么?

便秘是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

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六个月内便秘常见于奶粉喂养的宝宝,一般是奶粉过敏引起便秘,因为奶粉中的蛋白质是酪蛋白,颗粒大而不容易吸收,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攒肚,而如果纯母乳的宝宝则一般是攒肚,随着月龄的增大辅食的添加逐渐变成1-2天一次大便。

有的成年人长期2天一次大便,也有的长期一天两次,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对于孩子,特别是纯母乳期间的孩子,真不应该过份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又有妈妈焦虑了:我宝宝不攒肚,会不会是消化不好?什么时候攒肚呢?

呵呵,只能说攒肚依然是小众,不攒肚的宝宝一天拉好几次的宝宝依然是多数。毕竟母乳是有轻泻作用的,一天拉个五六次实在太正常了。

我的大宝米苏就从来没攒肚过,而老二到现在四个月多依然没有不攒肚的迹象。

顺其自然,不焦虑,就好啦。

今日超人妈妈的树洞(无奶粉)在售:

看口罩价格,尿不湿简直白菜价:贝亲、大嘴猴等六品牌联促2.4折起

奶精灵哺乳装:有券、有礼(海得宝、鼻诺)、能发货!

对比了常见的14款宝宝海苔后,竟然只有这一款高钙高DHA,低糖低盐!

工作人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zlyy/12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