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经腑里症解读郑钦安阳明经证

白癜风吃什么药最好 http://m.39.net/pf/a_4766938.html
(图自:小山草木记)阳明之上,燥气主之,阳明一经,以燥为本。脾胃互为表里,故阳明为标,太阴为中气,此为阳明经标、本、中气也。

阳明有大肠经、大肠腑和胃经、胃腑,有胃与大肠相连接小肠,涉及整个胃肠系统,故《伤寒论》中称“胃家”。

阳明病有经、腑、里、虚、变证等!

阳明主肌肉,太阳主表,太阳经之寒邪未尽,热必传于阳明,即见太阳阳明并病。

太阳病可传少阳,则见太阳少阳并病。太阳病可直传阳明,亦可传少阳再传阳明,则可见太阳少阳阳明三阳并病或少阳阳明并病。

若不见太阳经、腑症,独见阳明之经、腑症,此乃太阳之寒邪全化燥使然。

《伤寒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实者邪盛也,言阳明多热证!条

阳明经证何也?

见前额连眼眶胀痛,鼻筑气而流清,发热不恶寒!此为寒邪尚有一线未化尽,症见筑气而流清涕兼寒形,渐渐发热热盛而不恶寒也,此为太阳传阳明之象。

临床上,我们见有病人受寒后不解,一夜可入阳明化热,症见恶寒,流清涕,又见额头疼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发热无汗等阳明证,此为太阳表寒不解,阳明内蕴热,俗称外寒内热之证,轻者葛根汤主之,俾邪从肌肉可解;重者有麻杏石甘汤或大青龙汤。

同理,如见少阳传阳明,为二阳并病,兼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即以二阳之法治之,葛根汤合柴胡汤主之。

阳明经里证何也?

如阳明经表传阳明经里,则出现身热、多汗、烦渴、脉浮滑或脉洪大等,渴欲饮冷,此为阳明里证,恶寒、清涕之太阳寒形全无,胃烦躁盛,以阳明多气多血,热燥伤津伤血,热盛汗出如珠,仲景以白虎汤或白虎人参汤救之!

里证亦有胃阳强脾阴弱,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能还其胃肠道而小便数,大便硬结,数日不行无所苦,方用麻子仁丸。

里证亦有热瘀相结之阳明畜血证,以阳明素瘀,症见其人喜忘,屎虽硬反易解,其色必黑,方予抵挡汤。

阳明腑证何也?

设若白虎汤轻投不解,阳明里热入腑,便见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大便闭塞之阳明腑实证,仲景急投大小承气汤救之。若不救,恐有痞、满、实、燥、坚、谵语、发狂奔走危象!症轻带表闭者,后世有防风通圣散主之,以表里双解也!

阳明腑虚证何也?

胃腑虚寒气逆证,症见食谷欲呕,治以温补法,用吴茱萸汤。

阳明经变证何也?

阳明经热误下,使邪热留扰胸膈,症见心烦不得眠,心中懊侬等,治以清宣郁热法,栀子豉汤主之;

阳明经热误下,使下焦阴伤,邪热与水相结,症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等。治以育阴利水清热法,猪苓汤主之;

阳明与太阴相表里,阳明太阴湿热互结,郁蒸发黄,症见身黄如橘子色,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腹胀满,治以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郑钦安言一年分六气,六气配六经,一岁之气机可以六字括之,六日之气机又可以一日尽之,故伤寒为气化。阳明以多见热盛,以大黄、芒硝、石膏治之,全不见伤寒面貌,而不深知病本伤寒,以伤寒太阳化气传经也!

又有言阳明实热证禁桂枝,桂枝下咽者死!不可不知也!

祝融君

法布施得法,财布施得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zz/1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