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正宜读好书
致力于最专业的国学教育,
我们全心全意
当镜头记录下这一时刻,老师们脸上写满的,不仅仅是欣慰,还有为师者的幸福;孩子们脸上绽放的,不仅仅是阳光,还有满满的自信与自豪!
四个月,九位老师,十六本名著,二十个孩子,——这是书院经典课程之——名著精读精讲。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年开始,书院开设了经典课程——《快速阅读记忆》,张老师引领孩子们走进了快速阅读、高效记忆的神奇世界,这门课程打破了传统阅读模式,提升了记忆、理解能力,堪称一场阅读的革命!一个假期轻松阅读50本书,一个学期阅读+本,一个学年阅读+本,平均每天阅读一本书,当这个数字在书院变成了现实,家长们纷纷惊呼“给你一份信任,还我一个奇迹!”我们也因此沿袭完善了书院的功能:藏书、教书、引领学子读书。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快速阅读记忆》课程结束后,孩子们的读书热情被点燃了,二十八天养成的读书习惯,让他们远离了电视、游戏,读书成了孩子们业余时间惟一的兴趣。
可是,新的问题来了——
由于年龄和思维模式所限,家长们反馈说,孩子读书有“偏执症”,有的孩子只读武侠小说,有的孩子只读动物题材小说,有的孩子甚至痴迷于网络小说而不能自拔……
当我们引领孩子们懂得“读书好,好读书”之后,如何引领他们去“读好书”,这成了书院老师们思考的新任务。
什么书是好书?当然是中外名著!
关于“名著”的概念——
名著: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认识以及流传的文字作品。
关于“名著”的价值——
名著能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产生对生存环境的感悟,可以使人陶冶情操,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
名著,就像老酒,在岁月中酝酿,历久弥香。
于是,自年3月,书院诞生了一门新的课程——《名著精读精讲》。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要么不做,做就要做最好——书院校长如是要求我们。
我们从中考必备名著书目中选取了十六部作品,作为精读精讲课程的基本内容,这些作品,孩子们在《快速阅读记忆》学习中都已经读过了,如何引导孩子们从泛读到精读,从精读到深思,这,是老师们准备这门课程的要务。
于是,便有了书院最强大阵容打造的课程——九位老师分工协作,术业专攻,为孩子们打造穿越古今、纵贯中外的这一门大课。每一本名著,老师们都要至少提前一个月开始备课,泛读——精读——预习作业——编辑学案——制作PPT——出题,甚至下载电影、视频、音乐……事无巨细,处处用心。每一节课,都要提前两周在教研会上试讲,有时唏嘘不已感同身受,有时面红耳赤争论不休,有时群策群力划策出谋……
感恩这一门课,再次给了我们研习的动力和追求完美的能量。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老师全情付出,所以学生全力以赴。
因为老师挖了深井,所以学生文思泉涌。
课前,看到孩子们图文并茂的预习笔记,欣慰不已;
课上,看到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赞叹不已;
课后,读着孩子们有理有据的读书感想,感慨不已。
……
时间,像长了玫瑰色翅膀一样飞掠而去,从三月初到六月末,从芷语老师的《朝花夕拾》,到献平老师的《平凡的世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们不仅读了《骆驼祥子》,还读了《四世同堂》;不仅读了《西游记》《水浒传》,还读了《三国演义》《红楼梦》;不仅读了《童年》,还读了《在人间》《我的大学》;不仅读了《简?爱》,还读了《呼啸山庄》,不仅了《平凡的世界》,还读了《人生》《早晨从中午开始》……学识在名著中积淀,视野在名著中拓展,精神在名著中成长……当这一切顺理成章之后,三年后,面对中考卷上那几道名著题,孩子们将是何等的踌躇满志,举重若轻?
花季,正宜读好书,
好书,莫过读名著。
芷语老师主讲:《朝花夕拾》
读《朝花夕拾》,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完整的鲁迅,一段更真实的历史。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一,它真实地反映了鲁迅先生的心路历程,也从一个个侧面描绘了从清朝到辛亥末年时期的社会现实。作品中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理性的批判。他赞美像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这样淳朴、善良、正直的人;他也憎恶衍太太、陈莲河这样虚伪、病态的人。他对二十四孝图中的封建旧俗及糟粕无情地揭露、讽刺、批判;他对代表了人性理想的鬼“无常”尽情讴歌……他爱一切美与善,恨万般假恶丑。
鲁迅先生说自己不能“带露折花”,然而我想,那些童年的记忆虽已消散了新鲜的汁露,却更能照出现实的骨感与清醒吧。这便是鲁迅先生创作《朝花夕拾》的目的所在。
《红岩》
当今的时代需要“红岩精神”,需要坚持真理、坚守正义的人们。
这是一部充满热血、理想、信仰和力量的书。读《红岩》,是一个握紧拳头,眼含热泪,涤荡热血,振奋理想的过程,是一个循着英雄的足迹寻找信仰力量的过程。
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回到黎明前最黑暗的日子——国民党反动派投靠美国扩大内战;底层劳动人民生活艰辛,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我们看到共产主义战士如同道道电光划破暗夜,唤醒黎明。他们坚定的信念、钢铁的意志、忘我的胸怀和高尚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不令我们动容,让我们景仰。
读英雄故事,学英雄情怀,让英雄与我们同在,让时代因我们精彩!
彩霞老师主讲:《西游记》
都说“少不读西游”,可哪个少年的童年能少得了取经神话的陪伴?作为最杰出的神魔小说,《西游记》用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为孩子们插上了幻想的翅膀,上天入地,游历三界,翱翔在美妙的奇思遐想之中,打开了一个色彩缤纷、神奇瑰丽的幻想世界,创造了一系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师徒四人的艺术形象。
他们为去西天求取真经跋山涉水,一路与妖精魔怪斗智斗勇,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正果。心虔志诚、心地善良的唐僧,豪爽乐观、敢于斗争的孙悟空,幽默诙谐、憨厚朴实的猪八戒,任劳任怨、踏实认真的沙和尚,这师徒四人引领孩子们像取经人一样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
《水浒传》
这是一部英雄的壮歌,也是一首好汉的悲歌。作为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水浒传》讲述的是北宋时期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作者把草莽英雄推上了历史舞台,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侠肝义胆、抱打不平,不满贪官污吏,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与腐化的朝廷抗争,是铁骨铮铮的好汉。
忠君的思想让他们选择招安之路,为朝廷分忧、剿杀贼寇,虽屡建奇功却终被奸臣所害,英雄末路,令人唏嘘。
他们为聚义而来,挺身而出时义无反顾,困窘落魄时仗义疏财,处于危难时情深义重……起义虽然失败,但英雄好汉们却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肝义胆。
赵芮老师主讲:《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其实是一位善于戴着童稚的面具,面向成年人的作家,他把完全属于成年人世界的体验,用童话的方式讲给孩子们听。
我们感受到,安徒生的作品总是以奇妙的幻想、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讽刺反映穷人的悲惨生活,讽刺统治者及其附庸的昏庸和阿谀丑态,嘲笑富人无知和娇柔,歌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
安徒生童话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体味和感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本堂课中,我们一起进入《钢铁怎样炼成的》,去体验主人公保尔所经历的磨难,他顽强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小说告诉孩子们,一个人想要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首先要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与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在保尔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
同时小说也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共产主义,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怎样的人生,那就是,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凤姝老师主讲:《格列佛游记》
讽刺巨著《格列佛游记》,细节丰富、想象奇骏、寓意深远、直揭社会政治中的腐朽堕落,映照出人性的善与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书是由英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全书语言生动、流畅质朴,影射与反语运用得十分精彩,在讽刺小说里独树一帜。
精读本书,孩子们跟随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布丁奈格、勒皮他和慧骃国漫游,了解到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看透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懂得了格列佛不单单是情节结构意义上的关键人物,而是传达作者思想的代言人。并学会读书不只是单纯地欣赏故事情节,还要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深远思想含义。
律平老师主讲:《红星照耀中国》
对于中国历史,孩子们自小受到评书、电视剧的影响,兴趣浓厚。可也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了解更多的是演义、戏说,尤其是中国抗日阶段的历史,更让孩子们印象混乱,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知之甚少,对今日生活之得来不易毫无感知。
借着《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精读精讲,我和孩子们重走长征路,重温抗日情,近距离并有温度地接触我国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书中生动活泼又不失严谨的描述,让孩子们真切地体会到了红军和共产党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和革命乐观精神,以及对未来的美好规划。原来出现在祖辈、父辈口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伟人,借由斯诺之笔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们有了更亲切、更全面的了解与认知。
《红星照耀中国》照亮了孩子们的心路,也照亮了孩子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的希望。
晓辉老师主讲:《童年》
不一样的童年,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一段沉重的俄国历史,一群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一个个亲人的离开……所有这些都从一个四岁孩子的口中娓娓道来,独特的写作手法,令读者读来悲哀而不沉痛。主人公善良的光辉与反面人物的对比映衬,令读者在黑暗中时刻得到光明的指引而不至于迷失方向,并对未来充满希望。
精读此书,会让我们的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幸福生活,正视人生中所遇到的磨难,打造自己坚强乐观的性格,勇敢面对充满变数的人生。
《海底两万里》
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天文与地理,情感与景色,历史与未来,气象与采矿,和谐与战争,游鱼与飞鸟,忠贞与反抗……进行如此完美的组合。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情节小说,它是未来的摇篮,是一本集科技大成的海洋大百科,是一条完美的航海路线图,是拓展孩子胸怀与激发孩子智慧的奇书。
美妙的奇幻世界,无穷无尽的想象,还有如今好多都已经变成现实的高端科技,让孩子们身处历史瞻望未来,以此唤起他们内心里潜藏的勇气和志气,激发他们的豪气和锐气,令他们成长为胸怀海天的大器。
丹宁老师主讲:《昆虫记》
法布尔,一位痴迷于昆虫的人,从小热爱学习,执着地热爱着奇妙的大自然,他把一生对昆虫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昆虫记》。
在这本书里,孩子们看到的不是枯燥难懂的科学文献,他们看到的是执着的蜣螂、虚伪的螳螂、网上霸主蜘蛛、伟大的父亲西西斯、悲壮的母亲被管虫……
通过对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姻、繁衍和死亡的了解,我们看到了小生命的大世界,领悟到社会人生的哲理。
《昆虫记》既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一部伟大的昆虫史诗。
《骆驼祥子》
本书带我们穿越到抗战前夕,让我们目睹了一个年轻健壮、勤劳朴实、善良本分的人力车夫祥子,堕落成一个自私懒惰、自暴自弃的活死人。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生活?老舍用风趣幽默的京味语言,朴实的写作手法,生动的人物刻画,把那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祥子的坎坷经历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为孩子们呈现出一部社会与人生的悲剧。
通过读书,孩子们也深刻地领悟到应该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并懂得自强自立,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考验和磨难。
云美老师主讲:
《鲁滨逊漂流记》卢梭说:每一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笛福用精妙之笔,描写了真实的想象和想象的真实,令人如临其境,如沐其情。
鲁滨逊勇于冒险、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男孩子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鲁滨逊告诉我们,英雄是这样炼成的——求生的本能;艰苦的环境;强健的体魄;永远的希望;坚韧的毅力;不停地创造;崇高的信仰。
即使不能重蹈鲁滨逊的足迹,也要读读鲁滨逊的故事。
人生哪有一帆风顺?逆境时,就请想想鲁滨逊。
《老人与海》
“一个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圣地亚哥就是这一硬汉形象的代言人,他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他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他不仅是生活中的强者,也是精神上的“硬汉”!
在面对厄运打击面前,我们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坚强不屈、勇往直前、战胜自我、视死如归的精神,还学到了要永葆人的尊严和勇气,永葆胜利者的风范。
献平老师主讲:《简?爱》
男孩要读鲁滨逊,女孩要读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一个柔弱贫穷的女性,她无力在现实里反抗,只好委托她的主人公在作品里反抗,上帝看她挣扎得太苦了,所以早早召她回去了。
简?爱,一个命途多舛的女孩,无论是在盖茨黑德受虐,在罗沃德受苦,还是爱情上受辱,始终不忘善良纯洁之初心,自尊自爱之根本,最终成就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女子本弱小,尊严价更高。
《平凡的世界》
那年,我十一岁。先在《作品与争鸣》上读了小说《人生》;后来在收音机里听了广播剧《人生》;再后来看了电影《人生》。于是,我记住并开始崇拜一个作家,他叫——路遥。
那年,我十九岁。先在《读者》上读了《早晨从中午开始》节选,得知路遥英年早逝;后买了《平凡的世界》全本三部并开始贪婪地阅读。
这部书,我已读了八遍:初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