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基本常识 > 渴络欣与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
渴络欣与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魏林,傅奕,汪慧琪,吴兆东,王风医院肾6科
摘要:目的观察渴络欣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收治的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渴络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数据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8.09%vs70%,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渴络欣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渴络欣;前列地尔;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又名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最为重要的微血管病变,也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发病之一[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葡萄糖代谢障碍、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多、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免疫、氧化应激、慢性炎症反应、足细胞损伤等有关。西医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调整代谢紊乱、改善循环、透析为主,其中前列地尔能够有效减少蛋白尿、修复肾脏损伤,延缓病情进展受到临床上的推荐,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足细胞等治疗方法,但尚无突破性的进展。我国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院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为气阴两虚夹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环节,采用以渴络欣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3至.9医院肾内科糖尿病肾病的住院患者82例,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男49例,女33例,年龄(37±21.5)岁;糖尿病病程9个月?10年,平均3±4.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肾病分期及糖尿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在18~75岁,性别不限;②符合糖尿病肾病Ⅲ、IV期诊断标准[2];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肾损害;病情相对稳定者;③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④被告知自愿参加本实验者。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75岁或妊娠、哺乳期妇女,及对药物过敏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脏及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心力衰竭、肿瘤、感染等;③在治疗期间服用了影响评估实验疗效的其他药物;④其他继发性肾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者;⑤维持透析及肾移植者;⑥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的患者。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包括低蛋白低磷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血压(CCB、ARB、ACEI等)、纠正贫血、纠正酸中毒、纠正钙磷代谢紊乱、调节血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前列地尔10ug+0.9%氯化钠20ml静推qd、渴络欣胶囊4片tid;对照组仅予前列地尔治疗。2周为1疗程,间隔4周给予第2疗程,治疗观察时间为2个疗程,总共为8周。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尿微量蛋白尿、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4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肌酐下降≥30%,尿蛋白显著减少,尿蛋白排泄率高于50%;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30%>血肌酐下降≥10%尿蛋白排泄率20%~5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血肌酐下降﹤10%或升高,尿蛋白排泄率低于2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数×%。
1.5统计学方法将全部数据输入进算计并进行核对,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纤维蛋白原、微量蛋白尿的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8周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LB)、纤维蛋白原(FBG)相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2后周Scr、BUN、UA、mALB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Scr、BUN、UA、mALB、FBG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纤维蛋白原、微量蛋白尿对比(S)
组别
n
观察时间
BUN(mmol/l)
Scr(μmol/l)
UA(μmol/l)
尿微量白蛋白(mmol/l)
FBG(mmol/l)
治疗组
42
0w
9.33±0.74
.93±34.57
.20±42.30
.90±.74
11.39±0.98
2w
9.05±0.68☆
.81±22.65☆
.31±42.80☆
.93±.86☆
9.21±0.75☆
8w
7.85±0.63☆
95.87±13.88☆
.71±32.80☆
95.13±70.05☆
7.48±0.50☆
对照组
40
0w
9.55±0.76
.03±32.68
.03±45.98
.2±.23
11.42±0.84
2w
9.41±0.64
.23±43.62
.35±47.73
.25±.39
9.57±0.63
8w
8.93±0.76
.17±31.68
.67±45.88
.1±57.99
7.74±0.53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2
23
14
5
88.09
对照组
40
18
10
12
70.00
注:组间比较,X2=15.36,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病情迁延难愈,以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增宽、微小动脉透明样变和球性肾小球硬化等为特征,最终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和肾衰竭,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4]。长期血糖过高可产生大量不可逆的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s),AGEs明显影响NO参与的众多血管内皮生理功能,从而导致血管运动功能障碍,增生异常,凝血纤溶异常,此外AGEs诱导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促使蛋白激酶C(PKC)兴奋,PKC能够通过调节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与分泌功能,促进高凝、低纤和高血液黏稠度的发生[5],AGEs直接作用于肾脏,致使肾小球基底膜变厚、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硬化,肾脏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晚于尿蛋白的产生,肾脏受损严重[6]。
渴络欣胶囊主要成分为黄芪、女贞子、水蛭、大黄、太子参、枸杞子。纵观全方,黄芪、太子参益气,枸杞子及女贞子养阴,大黄、水蛭活血化瘀,使得渴络欣胶囊具有养阴清热、益气通络的功效,选用渴络欣治疗糖尿病肾病符合其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即气阴亏虚夹瘀。其中,黄芪具有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血液高凝,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的作用[7]。实验研究表明大黄的有效成分大黄酸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的尿蛋白排泄、减轻肾脏肥大、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有效地防治2型糖尿病肾病[8],枸杞子可提高血清胰岛素,同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9]。水蛭可扩张血管壁,增加外周血流量,改善血液动力学,同时可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10]。而女贞子、太子参均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脂、肾脏保护作用。
前列地尔是一种十分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在人体内广泛存在,其活性成分为前列腺素E1,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它能够通过提高腺苷酸环化酶(cAMP)含量,扩张血管,增加肾脏血供,从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同时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血栓的发生率,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从而取到有效降低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血清肌酐,保护肾脏的作用[11]。此外,尚可通过减轻肾脏组织的炎症反应起到延缓肾脏纤维化进程的作用[12]。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之“消渴”、“水肿”、“关格”等范畴,认为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证,其病机基本按照:气虚或阴虚一气阴两虚一阴阳两虚演变,此为虚的一面;同时本病兼夹瘀血水湿等标证,使病机错综复杂[13]。《血证论》中提出“瘀血在里则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疲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为渴”,从而阐述了血瘀致渴的理论。瘀血既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又是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产物,存在于该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影响整个病程的转归。本课题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两药联用可起到联合增效的作用,为一种较佳的组合,可有效的降低蛋白尿、血清肌酐毒素水平,延缓甚至逆转肾功能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颖辉,庞博,李景,等.糖尿病肾病病机当代研究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25(3):.
[2]MogensenCE,keaneWF,BennettPH,etal.preventionofdiabeticrenaldiseasewithspecialreferencetomicroalbuminuria[J].lancel,,:-.
[3]中华中医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J].上海中医药杂志,,41(7):7.
[4]BreyerMD,BottingerE,BrosiusFC,etal.Diabeticnephropathy:ofminceandmen[J].AdvChronicKidneyDis,,12:-.
[5]唐庆,胡慧,王全胜,等.六味地黄加味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草药,,41(1):77-81.
[6]李敏州,高彦彬,马明飞,等.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8(22):-.
[7]樊瑞芬.黄芪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11):-.
[8]郭啸华,刘志,红彭艾,等.大黄酸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疗效观察[J].中华肾脏病杂志,,18(4):.
[9]谭淑敏,枸杞降血糖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8(11):-.
[10]傅晓骏,熊荣兵.黄芪水蛭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10(21):-.
[11]欧亚萍.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15(20):-.
[12]蔡婕.前列地尔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10(31):.
[13]胡筱娟,姬爱青,沈璐.糖尿病肾病与血瘀的相关性探讨[J].陕西中医,,30(4):-.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