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篇三叉神经痛
小针刀培训班联系人:周艳
症状体征
三叉神经痛是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一种剧烈阵发性疼痛疾病。临床上根据其病因或发生部位进行分类。
1.按病因分类根据病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特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上把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以往认为占临床的大多数,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发作短暂性剧烈疼痛,是无器质性损害可寻到的一种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达70%~80%,最小年龄只有十几岁,最高年龄92岁。男女发病比数各家报道有所不同,据一份国内15家医院例统计,男多于女,其中男例,女例。国内另一组例三叉神经痛发病情况,女性多于男性,为3∶2。
(2)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继发性损害而致的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的病人。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不同点是:疼痛发作时间通常较长,或为持续性、发作性疼痛,而无扳机点。体格检查可查出三叉神经受累的客观表现及原发性疾病的体征,但亦可完全为阴性者。经CT、MRI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2.按发生部位分类分为双侧性及单侧性三叉神经痛。又可进一步分为:第一支痛;第二支痛;第三支痛;第一、二支痛;第二、三支痛、第一、二、三支痛。发病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受累分别以2、3支同时受累最多见,单支受累较多者为第二支。
3.临床特点疼痛的发生为阵发性的。除害怕疼痛延长外,在二次发作期间,病人无任何疼痛。发作时,则似闪电样刺入。疼痛发作常表现为骤发、阵发式,可持续15min或更长时间,发作频度从1天数次至1个月几次不等。
特点如下:
(1)疼痛部位:不超出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常局限于一侧。虽3支均可累及,但以第二、三支最常受累,约占95%。
(2)疼痛性质: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疼痛由颌面或牙槽开始,沿神经支配区放射,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亦可长达数分钟。发作常随病程的延长而变频、间歇期缩短和疼痛加剧.发作频繁者可影响进食和休息。
(3)诱发因素及“扳机点”: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如上唇、鼻旁、眶上孔、眶下孔和口腔牙龈等处)而被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
(4)其他症状: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部潮红、流泪和流涎,这种特殊面容又称痛性抽搐。为了减轻疼痛,病人常用手揉擦同侧面部以求减轻疼痛(其实并不能减轻疼痛)。久而久之面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和眉毛脱落。为避免发作,病人不敢吃饭、洗脸,面容憔悴、情绪抑郁。
(5)体征:客观检查多无三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及其他局限性神经体征。偶可在其某一支的支配区内出现疱疹,系因半月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系指由各种病变侵及三叉神经根、半月神经节或神经干所致之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疼痛。其特点为疼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常达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或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查体可见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感觉减退、消失或过敏.多累及第一、第三支。第一支受累可有角膜反射迟钝,第三支受累可见咀嚼肌无力和萎缩。另外,尚可伴有原发疾病的其他阳性体征。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据情选用:
(1)卡马西平(卡马西平):对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疗效。一般自小剂量开始,mg,口服2次/d,后逐渐增加至mg,口服3~4次/d。可有嗜睡、恶心、呕吐、眩晕和药疹等毒副作用,一般不严重,减量或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在监测血药浓度和密切观察临床中毒体征的情况下,亦可应用较大剂量。
(2)苯妥英(苯妥英钠):~mg,2~3次/d。日剂量不宜超过mg,副作用有齿龈增生、共济失调和白细胞减少等。
(3)维生素B族药物:维生素B1、B6各10~20mg,口服3次/d,维生素B12,~μg肌注或弥可保μg,口服1次/d。
(4)血管扩张药:山莨菪碱(-2)10mg,肌注2次/d,或5~10mg,口服3次/d,或烟酰胺mg,口服,3次/d。
2.理疗如间动电(疏密波)疗法或旋磁疗法,也可用氦氖激光照射半月神经节。
3.射频电凝疗法在X线或CT等的监视导向下,将射频电凝针极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通电加热至65~75℃,1min,可选择性地破坏三叉神经痛觉纤维,近期疗效可达90%以上,但易复发。适用于老年人以及患有全身性疾病而不能手术者。
4.神经阻滞或封闭疗法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不良反应时,且疼痛严重者可行神经干或神经节阻滞疗法。既往常使用无水酒精,近年来多注射甘油。注射部位为三叉神经半月节或周围神经干。因感觉神经被破坏而止痛。止痛效果可持续数月、数年,也可复发。
5.手术治疗临床常用手术疗法控制疼痛,术式包括:微血管解压术、射频消融术、应用立体定向化学神经节熔解术和脊神经根切断术。其中最流行的是射频消融术,该方法选择性干涉诱发疼痛的小纤维,但是不动大径线的运动纤维。一些研究报道该疗法对本病的部分或完全缓解率达90%~97%,而复发率尚不确定。
小针刀治疗
1针刀治疗部位
于颈椎患侧压痛点或硬结处松解剥离,主要是颈枕部,颈1、颈2、颈4、颈5棘间横突等部位。其次于乳突孔、耳屏神经出口、分支走行区、扳机点等部位进行松解。
2针刀方法
自制小针刀常规术前准备,针刀部位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取针刀于扳机点及病变部位施术。刀刃与疼痛放射线垂直;针刀眶上切迹与下孔时,刀刃与眼裂平行。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三指托住针体,逐渐加压到有一种坚硬感而不刺破皮肤时,进针点处形成凹陷,再稍一加压,即可穿过皮肤。进针后先行纵行切割剥离,再行横行切割剥离,逐层深入,以达到骨面和不穿透口腔为度。出针后用手挤出血数滴,消毒针孔后再用创可贴外敷。3天1次,每次扳机点均取。5次基本可治愈。
3、治疗机理
三叉神经痛约有30%~50%的病人颜面有一个或多个“扳机点”。位于眉毛、鼻唇,上下唇等处,而以口角上下唇为常见。书籍上很少谈到其形成原因。笔者认为颈椎病或神经的病变是此病的主要原因,颈椎病变一方面致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另一方面椎动脉直接受压致血管变窄均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良,从而使脊髓供血不佳致三叉神经营养缺失,肌肉功能失调,继之出现组织营养不良,局部代谢增加,而血流却相对减少,结果在肌肉中产生不能控制的代谢区,代谢产物中的神经激活物质使血管严重收缩,这些局部反应通过中枢或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使肌束紧张并出现疼痛区。因此针刀切割扳机点等部位,能有效的起到松弛紧张肌肉;扩张血管,冲淡积存的代谢物质;阻断疼痛的传导,从而缓解或消除三叉神经痛。
小针刀剥离颈椎及扳机点为主的治疗方法,其针刀部位均在三叉神经的分支上或附近,针刀部位,实质上就是用针端上的微型刀施实三叉神经周围支的剥离松解术,从而能有效阻断疼痛的传导。方法简单但效果优于药物、封闭和外科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一支或多支的发作性剧烈的抽痛、刺痛、放射痛、灼痛、刀割样或点击痛样疼痛。三叉神经痛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①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面部持续疼痛和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常合并其他脑神经麻痹。
②牙痛:一般牙痛呈持续性钝痛,多局限于牙龈部,进冷、热食物可加剧,局部和X线检查有助鉴别。
③鼻窦炎:为局部持续性钝痛,局部有压痛,可有发热、白细胞增多、流脓涕等炎症表现,鼻腔检查及X线摄片可确诊。
④颞颌关节病主要为咀嚼时疼痛和运动受限,张口时病侧颞颌关节弹响和局部压痛。
⑤舌咽神经痛:是局限于舌咽神经分布区的扁桃体、舌根、咽及耳道深部发作性剧痛,舌咽、讲话、哈欠、咳嗽常可诱发。咽喉、舌根和扁桃体窝可有疼痛触发点。
⑥蝶腭神经痛:分布于鼻根后方、上颌、上腭及牙龈部,发作时病侧鼻黏膜充血、鼻塞、流泪,疼痛向同侧眼眶,向额、颞、枕和耳部等处放散,无扳机点。
⑦非典型面痛:疼痛部位不定、深在或弥散,位于一侧面部,也可为双侧,无触痛点,情绪使疼痛加重。
小针刀学习班近期安排
3.10--18成都西安小针刀学习班------《点击查看》
3.17--26日庞老师针刀解剖班-----------《点击查看》
3.24--4.4日河南广州小针刀学习班---《点击查看》
4.14--22日甘肃福建小针刀学习班-----《点击查看》
4.28--5.6日湖南新疆学习班-----------《点击查看》
《学习班特色》
1.学员结业后颁发结业证
2.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授予国家Ⅰ类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证书(5分)
3.我们承诺学习班一次交费终身免费复训!!!
4.(理论+临床+解剖,每班计8天)人体解剖实验室进行实体教学,每10位学员一具尸体,由针刀专家及解剖教研室老师一对一、面对面辅导.
5.实战A班是学员能动手操作的学习班,老师手把手教您,主要针对五大类疾病的治疗,让您学后轻松开展!!
温馨提示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中医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培训咨询
联系人:周艳
电话、
邮箱:
qq.四川白癜风医院四川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