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病因病理 >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看这里 >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看这里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其常见潜伏期为3—7天,最短潜伏期为2天,最长可达7天。手足口病病毒主要通过手—口传播,传染源通过粪便将病毒污染于毛巾、牙具、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衣物、桌、椅、凳、门把、扶手和游戏设施上,健康儿童用手接触后通过口腔感染。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易导致暴发和流行。因此如何预防手足口病显得尤为重要。
症状: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会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溃疡,病痛明显。
2.通风: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要保持居室、教室的良好通风。
3.传播: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消毒: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蒸煮3分钟。5.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6.洗手:正确洗手六步法:1.掌心对掌心搓揉;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4.双手互握搓揉手指;5.拇指在掌中搓揉;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7.污物处理: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8.就诊: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的,知识是最有效的疫苗,父母及看护人员一旦发现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结构就诊。9.幼托机构: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当可疑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