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艾滋病又是如何入

“艾滋病”

“象牙塔”

两个词看似毫无瓜葛,如今却被一串急剧攀升的数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日前,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至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例,死亡7例,近5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长率为43.16%。

圣洁的高校仿佛中了魔咒,挥之不去,特别是近几年,学生“染艾”人数迅速增加……

看看下列细思极恐的数字:

北京:年1月至10月新增艾滋病病例余例,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较快。近两年,北京市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多例,以同性传播为主。

上海:年共报告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9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1.4%。

广州:从年开始发现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截至年底已累计例,九成都是经同性传播感染。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校艾滋病情上涨的同时,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比如说湖南大学生艾滋病患者8年竟上升37倍。

正如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年到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

可谓是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后果可谓不可想象。

高校本为一方净土,

学习的乐土,

创新的乐园,

为何成为艾滋病重灾区?

艾滋病又是如何入侵象牙塔?

高校染艾者八成源于“好基友”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而在青年学生中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已达81.6%,形势非常严峻。

大学生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者上升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早期对这部分人群不够重视,监测不到感染情况,二是大学生刚从高中学业压力释放出来,感到新鲜就想“尝试一下”,但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观念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

西安南郊某高校22岁男研究生小东(化名)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感染艾滋病,“一直不敢也不想检查,总觉得距离我很遥远。”

外表斯文的小东说,他在读研前就比较喜欢男性,“男友”都是经网络认识的,通过QQ聊天,等聊得投缘后就约会,大家在一起不问名字,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被哪位“男友”感染的,是否还有人因为自己而感染。

以广州10所高校名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等形式进行对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性病的了解甚少,50%的学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在处理性病的问题上,54%的受访学生选择“自行去看医生”,少数学生选择“默默忍受”。

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离艾滋病很远,不会被感染。

教育宣传的缺位

连年高速度增长的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病例对于学校、对于社会、对于每个家庭都将是一场噩耗。

传道授业的大学,却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

如果大学防艾知识课堂持续“失语”,学生们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甚至给他人带来伤害。正如我们看到的结果,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这些被感染孩子的人生悲剧已经无法再弥补。

较低的自检率和自知率

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对于在高校中日益庞大的这一群体,高校一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地普及和加强艾滋防控教育,另一方面,更要为这些已经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学生们完成学业提供方便。

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的防艾工作虽说是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的分内事,但是,我们的社会各界也应该有良知,来促进那些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健康成长。

还有,我们的家庭,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不要以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放任孩子,这其实同样会害了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考上大学,作为家长,依然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性方面的教育,要有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安全度过青春危险期。

高校何以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

这不是我们只需要思考的时候,而是我们需要面对、需要以实行行动来应对的时候。要将艾滋病毒逐出校园,不能再停留在口号,而需要我们整个高校、整个社会、每个家庭都联动起来,共同发力将艾滋病的宣传教育细水长流地进行下去。如果说曾经的失语已经难以弥补,那么今天严峻的现实会倒逼我们行动起来。

关心、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dwh/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