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一科常见疾病介绍
白内障一
单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
2.核性白内障
3.后囊下白内障
混浊位于晶状体的囊膜下皮质,如果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青光眼
早期症状有四种:①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②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③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④眼睛经常感觉干涩。
睑腺炎
患处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急性炎症表现,外睑腺炎(hordeolumexterna)即外麦粒肿,俗称“偷针眼”,初起时有痒感,逐渐加剧,睑局部水肿、充血。有胀痛、压痛感,近睑缘处可触及硬结,发生在外眦部者疼痛特别显著,外侧球结膜也发生水肿,数日后硬结逐渐软化,扪之有波动感。
处理不及时有可能引起败血症或海绵窦血栓而危及生命。
睑板腺囊肿
霰粒肿是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又称睑板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病,儿童和成人均可患此病。该病进展缓慢,可反复发生。可在眼睑上可触及坚硬肿块,但无疼痛,表面皮肤隆起。该病发生于老年人,且有复发倾向时,需与睑板腺癌相鉴别。
可引起异物感。眼睑皮下可触及一至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小至米粒、绿豆,大至黄豆、樱桃,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边缘清楚,无触痛。翻转眼睑在肿块在结膜面,可见紫红色或灰红色局限隆起。如有继发感染,可演变成麦粒肿。
睑缘炎
睑缘炎是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的亚急性、慢性炎症。睑缘部位富于腺体组织和脂肪性分泌物,易沾染尘垢和病菌致感染。临床上分三型:鳞屑性、溃疡性、眦部睑缘炎。
睑皮炎
病毒性睑皮炎多发自全身,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水疱型、发疹型及新生物型。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和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发病前有发热、寒战、倦怠及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病变区域皮肤灼热,感觉过敏及剧烈神经痛。继而皮肤潮红、肿胀、簇生粟粒丘疹,50%~69%患者出现睑缘疱疹。疱液初起透明,随后混浊或合并感染成脓疱,多群水疱之间皮肤正常。疱疹局限于一侧头部、前额部、上下睑皮肤,不越过颜面中线。活动性的感染常常持续7~10天。随后伴有皮损结痂。2周后水疱结痂脱落,因病变达到真皮层,愈合后留下永久凹陷性瘢痕,并有色素沉着。可发生双行睫、倒睫、上睑下垂及眼睑畸形,妨碍了眼睑正常闭合。炎症消退后,额部、头部等处的知觉依然减退,要持续数月方可恢复。眼睑带状疱疹常引起浅层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在鼻睫神经受侵犯,鼻翼出现疱疹时,这种可能性更大。其它尚可引起青光眼、后部巩膜炎和眼肌麻痹等并发症。可伴发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倒睫和乱睫
睑内翻倒睫与乱睫是指睫毛向后或不规则的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
倒睫多少不一,有时仅1~2根,有时全部向后或不规则生长,触及眼球、角膜,患眼疼痛流泪,持续性异物感。倒睫长期摩擦眼球、角膜,可致结膜充血、血管新生,角膜浅层混浊、角膜上皮角化,重者可引起角膜溃疡。
睑外翻
睑外翻(ectropionofeyelid)是睑缘离开眼球,向外翻转的反常状态。轻者仅睑缘离开眼球,但因破坏了眼睑与眼球之间的毛细管作用而导致溢泪。重者则睑缘外翻,使部分或全部睑结膜暴露在外。
睑缘向眼球外侧翻转。下睑外翻使泪小点离开泪湖,出现不同程度的溢泪症状,同时因向下揩拭的习惯性动作,使外翻加重。暴露的结膜由于失去泪液的湿润,最初局部充血、分泌物增加,久之变为干燥粗糙,高度肥厚,呈现角化现象。严重睑外翻常引起睑裂闭合不全,使角膜失去保护,角膜上皮干燥脱落,造成暴露性角膜炎及溃疡。
眼睑闭合不全
指上、下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使眼球暴露在外的一种体征,俗称“免眼”症状体征
轻者用力闭眼尚能闭合,睡眠时因眼球上转(Bell现象),仅下部球结膜外露,故不会造成严重损害;较重者,结角膜长期暴露,结膜充血肥厚,有膜干燥混浊,上皮脱落,出现角膜溃疡。称暴露性角膜炎(exposurekeratitis),重者可失明。另外因泪点不能与泪湖接触而溢泪。
并发症:眼睑松弛:眼睑松弛和上唇增厚:上眼睑增厚松弛,眼睑下垂。
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所属现代词,指的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疾病,是上睑下垂中最常见的类型。
表现睑裂小,眼睛无神,单眼患病者两眼大小不一样;中、重度患者平视或向上注视时一般都需挑眉仰头形成特殊体位,久而久之会影响患儿的脊椎发育,长久扬眉还会增加额部皱纹;伴眼外肌麻痹者还会存在斜视;先天小睑裂综合症者则具有特定面容。
内眦赘皮
内眦赘皮在临床上,可将其分为单纯的内眦赘皮和复杂的内眦赘皮。前者是仅有内眦赘皮,眼裂略有缩小,单睑或内双,而无其它畸形;后者则伴有眼裂明显缩小,眼睑皮肤和皮下组织增厚、眼轮匝肌发育不良、睑板短而窄,常有上睑下垂(眼睛睁不大)。
与正常相比,睑裂水平径及上下径明显变小。有的横径仅为13mm,上下四经仅为1mm。同时还有上睑下垂,逆向内眦赘皮、内眦距离过远、下睑内翻、鼻梁低平、上眶缘发育不良等一系列眼睑和颜面发育异常,面容十分特殊。
先天性眼睑缺损
先天性眼睑缺损为少见的先天异常。动物实验表明,胚胎期受X线照射及注射胆碱或萘,第2代可发生眼睑缺损、先天性白内障及小眼球。有的患者家族有血亲结婚史。有母亲和女儿、或兄弟两人同时患本病的报道。
多为单眼、发生于上睑者较多见。缺损部位以中央偏内侧者占绝大多数。缺损的形状多为三角形,基底位于睑缘。但也有呈梯形或椭圆形者。如缺损较大,可时角膜失去保护而发生干燥或感染。
泪腺炎
急性泪腺炎(acutedacryoadenitis)并不常见,由于感染或特发性炎症使泪腺在短期内出现急性红肿、增大等。原发性感染不常见,常并发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流行性感冒。
上睑外侧发红、肿胀、疼痛、流泪不适,睑缘呈横“S”形下垂,肿胀可扩展到颞、颊部,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睑内可扪及实性包块,有压痛,与眶壁及睑缘无粘连。局部症状类似睑部泪腺炎,疼痛剧烈而结膜水肿较轻。可在外上侧眶骨缘下扪及包块。
并发症
海绵窦栓塞、基底脑膜炎、眼球运动障碍以及干燥性角结膜炎等。
泪道阻塞或狭窄
鼻泪管下端是一个解剖学狭窄段,易受鼻腔病变的影响出现阻塞。泪道起始部(泪点、泪小管、泪总管)管径窄细,位置表浅,并与结膜囊比邻相通,容易受到炎症、外伤的影响而发生阻塞。
主要表现为泪溢,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影响美容上的缺陷。长期泪液浸渍,可引起慢性刺激性结膜炎、下睑和面颊部湿疹性皮炎。病人长期揩拭眼泪,长期作用可致下睑外翻,从而加重泪溢症状。
泪囊炎
非特异性泪囊炎(dacryocystitis)一般表现为慢性和急性两种,而以慢性最常见,急性泪囊炎(acutedacryocystitis)常是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原因是由于毒力强的细菌如链球菌或混合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所致。可以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
表现为泪溢,与单纯泪道阻塞相似,伴有内眦性结膜充血和刺激症状,冲洗泪道有黏液分泌物回流,泪囊壁失去张力而扩张,分泌物在泪囊内积聚形成囊肿。在内眦韧带下方一有波动的突起,挤压时有胶冻样透明或乳白色的分泌物从泪小管回流或压入鼻腔。脓性分泌物排入结膜囊,引起结膜炎和湿疹性睑缘炎。
并发症
结膜慢性发炎;匍行性角膜溃疡,化脓性眼内炎。急性结膜炎,边缘性角膜炎,面部丹毒;化脓性筛窦炎。眶蜂窝织炎、全眼球炎,甚至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炎而致死亡。
结膜炎
结膜炎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的统称。虽然结膜炎本身对视力影响并不严重,但是当其炎症波及角膜或引起并发症时,可导致视力的损害。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
患眼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分泌物增多,当病变累及角膜时可出现畏光、流泪及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巩膜炎
巩膜为一细胞与血管均少,大部由胶原组成的组织。其表面为球结膜及球筋膜所覆盖,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所以很少患病。据多数学者统计其发病率仅占眼病患者总数的0.5%左右。由于巩膜的基本成分的胶原性质,决定了其病理过程缓慢及所致的胶原紊乱难于修复。眼球是胶原的“窗口”,因此巩膜炎(scleritis)常是全身结缔组织疾病的眼部表现。
自觉眼痛颇为剧烈,且放射到眼眶周围,出现羞明,流泪症状,应考虑有合并角膜炎及葡萄膜炎,其结果常严重损害视力。约半数患者有并发症及视力下降。
并发症
合并症有各种角膜炎或角膜病变,白内障,葡萄膜炎,青光眼及巩膜薄变(缺损)。硬化性角膜炎,角膜溶解或称角质层分离(keratolysis)巩膜缺损,葡萄膜炎,青光眼
葡萄膜炎
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眼病,种类繁多,病因相当复杂,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由于其发病及复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其预防无从着手,治疗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寻求合理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眼科领域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葡萄膜炎?急性:突发、症状明显、疼痛、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飘动?视物模湖?视力减退。后葡萄膜炎?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视物变形?暗点、视力减退。
?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低眼压及眼球萎缩;角膜混浊。
眼外伤
眼外伤是由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直接作用于眼部,引起眼的结构和功能损害。根据外伤的致伤因素,可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机械性眼外伤通常包括挫伤、穿通伤、异物伤等;非机械性眼外伤包括热烧伤、化学伤、辐射伤和毒气伤等。根据外伤的轻重可分为轻、中、重3类:轻伤包括眼睑擦伤及瘀血、结膜下出血、结膜及角膜表面异物、角膜上皮擦伤、眼睑Ⅰ度热烧伤、刺激性毒气伤、电光性眼炎等;中度伤包括眼睑及泪小管撕裂伤、眼睑Ⅱ度热烧伤、球结膜撕裂、角膜浅层异物等;重伤包括眼睑广泛撕裂缺损、眼睑Ⅲ度烧伤、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眼球钝挫伤伴眼内出血、眼球Ⅱ度以上化学伤、辐射伤、眶骨骨折等。
眼球内或眶内、眼睑内异物存留。
并发症
眼外伤可导致眼盲、交感性眼炎等并发症。
眼异物伤
眼的异物伤比较常见,根据异物的性质可分为金属异物和非金属异物两类。大多数异物为铁、钢磁性金属异物,也有非磁性金属异物如铜和铅。非金属异物包括玻璃、碎石及植物性(如剌,木)和动物性(如毛、刺)异物等。不同性质的异物在眼的不同部位所引起的损伤及其处理各有不同。
一,球外异物
1.眼睑异物,多见于爆炸伤时,可使上,下眼睑布满细小的火药渣,尘土及沙石。
2.结膜异物,常见的有灰尘,煤屑等,多隐藏在睑板下沟,穹窿部及半月皱襞,异物磨擦角膜会引起刺激症。
3.角膜异物,以煤屑,铁屑较多见,有明显的刺激症,如刺痛,流泪,眼睑痉挛等,铁质异物可形成锈斑,植物性异物容易引起感染。
4.眼眶异物,常见的眶异物有金属弹片,汽枪弹,或木,竹碎片,可有局部肿胀,疼痛,若合并化脓性感染时,可引起眶蜂窝组织炎或瘘道。
二,球内异物
球内异物是严重威胁视力的眼外伤,异物的损伤作用包括异物对眼内组织结构的机械性破坏,化学及毒性反应,透发感染以及由此造成的后遗症,例如,异物穿过角膜,晶体可引起角膜穿孔,色素膜嵌顿,角膜混浊及白内障;穿过色素膜或视网膜可造成眼内出血,铁质异物在眼内溶解氧化,对视网膜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氧化铁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不溶性含铁蛋白,沉着于各组织,表现为棕色沉着物称为眼铁锈症,可造成视力丧失,异物带入致病微生物,可引起眼内感染,造成失明,球内异物的临床表现往往与以上各种因素有关。
;1.眼球铁锈症(siderousbulbi):2.眼铜锈症(ocularchalcosis):3.虹膜睫状体炎:4.白内障:5.其他并发症: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白癜风怎样治疗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