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线菌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放线菌病是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原为牛放线菌(真菌)。主要感染牛,以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瘤和慢性化脓为特征。

#01

易感群体及传播途径

本病呈散发性,2~5岁的牛易感,尤其是幼龄牛换牙齿的时候常发,病菌多分布在自然界,健康牛的口腔和咽的黏膜、扁桃体、龋齿中常有寄生。多是喂给带刺的干草刺伤口腔粘膜组织而感染。

#02

感染症状

上下颌骨肿大,圧之有痛感,硬腭肿大,间有臼齿脱落。

呼吸,咀嚼、吞咽均感困难、快速消瘦。

时间长了,皮肤化脓流出脓液,多形成瘘管,经久不愈。

舌和咽部组织织变硬时,称为“木舌病”,病牛流涎、咳嗽、口鼻不洁、咀嚼困难。

乳房患病时,呈弥漫性肿大或有局灶性硬结,病畜乳汁黏稠,混有脓液。

当细菌侵入骨骼时,骨骼增大,状似蜂窝。

#03

防治措施

1、预防

避免饲喂有芒刺的饲草,必要时可揉碎或侵湿,防止刺伤口腔粘膜。注意防止皮肤、粘膜发生损伤,有伤口要及时处理治疗。

2、治疗方法

①手术切除硬结

  若有瘘管形成,要连同瘘管彻底切除,切除后的新创腔,用碘酊纱布填塞,每天更换1次。伤口周围注射10%碘仿乙醚或2%碘的水溶液。也可用烧烙法多次火烙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②内服碘化钾

  成年牛5~10g,犊牛2~4g。可连用2~4周,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碘中毒现象(黏膜卡他、皮肤发疹、脱毛、消瘦和食欲缺乏等),应暂停用药5~6天,或减少剂量。

③抗生素治疗

  一般可同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注射于患部周围,每日1次,连续5日为一个疗程。也可用红霉素、金霉素或土霉素等治疗。青霉素与碘化钾同时应用,对于软组织放线菌肿和木舌病效果显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ys/1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