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新冠疫苗了吗免疫细胞时刻守护健康

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从前,我们见面——

“吃了吗?”

“没吃呢。”

“走,去吃点。”

如今,我们见面——

“打疫苗了吗?”

“打了。”

“打了哪种?”

目前国内上市的疫苗有3种,只需打一针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两针的全病毒灭活疫苗、三针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你知道这三种疫苗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把新冠肺炎当作一场对免疫细胞的考试,那么

打一针的:腺病毒疫苗——免疫细胞做了一遍考试“原题”

腺病毒疫苗是把新冠病毒的RNA放到经过处理的“腺病毒”载体上。搭载新冠病毒基因的腺病毒注射到人体内,帮助新冠病毒抗原呈递,再交给免疫系统识别和防御,身体里的免疫细胞就相当于做了一遍考试“原题”。

作为载体的腺病毒本身也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和防御,在第一次注射时,腺病毒是一种天然的佐剂,可以有效地诱导出细胞免疫反应。但如果接种者体内已经有了能中和腺病毒的的抗体,腺病毒的感染能力就会降低,疫苗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同一个腺病毒疫苗一般只打一针。

提醒:只需接种1剂。

打两针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免疫细胞反复研究“考点”

全病毒灭活疫苗是将体外培养的新冠病毒杀死但同时保持其抗原颗粒的完整性,使其失去致病力但仍然可以激起免疫系统的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相当于把“考点”直接给免疫细胞研究。

在首次接种灭活疫苗以后两周内就会产生抗体,但这时候产生的量少、维持的时间短。只有通过再次接种,再次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于有了首剂的免疫记忆的存在,产生的免疫应答会比首次强烈很多,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大幅升高,持续时间也会大大延长。可以理解为,第二次研究考点的免疫细胞对“新冠病毒”这道难题掌握得更熟练。

提醒: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打三针的: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免疫细胞多做“模拟题”

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不是完整的病原体,仅包含源自新冠病毒的某些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成分,因此它从本质上就不具备感染人体造成疾病的能力。这种疫苗注射到体内,相当于让免疫细胞做个模拟题,为了让免疫细胞熟能生巧,需要打三针。

提醒:相邻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4周。第2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8周内完成,第3剂尽量在接种第1剂次后6个月内完成。

温馨提示:

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原则上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同一种技术路线的产品来完成接种。现阶段暂不推荐加强免疫。例如:接种两剂灭活疫苗者,不建议再接种腺病毒疫苗。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其他厂家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不可不同种类间疫苗进行混打。疫苗接种后,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受种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有少数受种者在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新冠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中的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怀疑为接种疫苗后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罕见发生,如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医院进行诊治,并向接种门诊、医疗机构或疾控机构咨询、报告。疫苗让免疫细胞提前认识新冠病毒,而免疫细胞是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的最大功臣。

除了与新冠病毒作战以外,免疫系统在控制和消除肿瘤细胞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年初BritishJournalofHaematology(《英国血液学杂志》)上的曾介绍过一个医学奇迹。

一位患有严重肾病和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61岁患者不幸被诊断出患上正流行的新冠肺炎,在医院进行了11天新冠肺炎的治疗后他出院回家休养了。在这期间他也许是想开了,并没有接受针对淋巴瘤的治疗。然而神奇的是,四个月后,PET/CT复查发现他体内的肿瘤不仅大部分消失了,而且相关的肿瘤标记物也下降了90%以上。

四个月前(左),四个月后(右)

研究人员推论,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意外激活了他的抗肿瘤免疫系统,最终免疫机制同时消灭了新冠病毒和癌细胞。

虽然这只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抗肿瘤案例。但免疫细胞疗法却不是第一次出现在癌症治疗领域了。

人们利用人体免疫细胞来开发“活”药物,最广为人知的就是CAR-T细胞药物。T细胞是人体的一种免疫细胞,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的T细胞就像拥有雷达的特种部队一样,能够准确找到肿瘤细胞并杀死他们。

科学家认为,免疫细胞疗法不仅是振奋人心的癌症治疗方法,对于免疫力低下造成的感染也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好好保护自己的免疫细胞,通过良好作息、均衡饮食、锻炼身体等方式让自己的免疫细胞变得更强大,或者储存自己健康有活力的免疫细胞,以备不时之需。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ys/1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