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护理保健 > 海南个别市县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无本 >
海南个别市县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无本
我省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将突破百万(若觉得数字过于惊悚可改成我省精神障碍负担严重)医疗康复体系建设滞后
本报海口10月10日讯(记者马珂通讯员姚乾坤)“我不能相信自己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医院3科室1病区内,一个面容清秀的姑娘用手抚弄着头发,低下头,似乎陷入无尽痛苦。若不是护士长介绍,很难相信这女孩是位重度精神分裂症患者,在1年多前发病时杀死了邻居家的2个小孩。“医院接受了1年多的治疗,目前恢复得很好,对自己的行为也后悔不已。”护士长钟小惠告诉记者,女孩很快要出院了,但是令她担心的是,由于缺乏院外康复体系,女孩出院后是否能够按时服药,又是否能够融入社会,是否会病情复发。
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医院、省精神卫生中心展开了一系列宣传活动。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据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总的患病率为15.25%,心境障碍患病率2.23%(主要为抑郁症);焦虑障碍患病率为2.87%;精神病性障碍患病率1.33%(主要为精神分裂症);物质使用障碍患病率7.17%(包括酒精、槟榔依赖及滥用)。为此推测我省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将突破百万人。
然而面对这样庞大的患病群体,缺医生、缺床位、康复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令我省精神卫生防治工作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治好了反复发病也成了威胁省内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的苦恼。
今天一早,住在海口市大同里社区的阿峰、阿刚(化名)兄弟俩,小小的家里坐满了客人。“一定要记得按时吃药,按时治疗。”医院院长陈大强和一行的慰问者嘱咐着。
这对兄弟先后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大哥阿峰已经患病35年,弟弟阿刚患病也有27年。阿峰第一次发病时在17岁时,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接受正规治疗,按时吃药。大同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士长陈美娃年对辖区内的精神障碍类患者进行随访,在她的印象中,阿峰后来一直没再发病。但弟弟阿刚常年闷在家里,少言寡语,去年由于抵制用药,一度发病,走势迷路磕碰得头破血流。“我们只能帮他们申请药物,进行随访。但不能根本解决他们融入正常社会人群的问题。如果社区有康复体系,这些患者可以通过简单的劳动来维持生计,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复发的机会。”陈美娃说着期望。
在医院护士钟小惠的印象中,她的病人里不乏“老熟人”。“社会对这类患者存在歧视,甚至患者家人也有偏见,这医院治好了,回到社会后不能融入,病情复发。这种复发对大脑的伤害也是不可逆的。”钟小惠说道。
据了解,目前我省精神障碍医疗康复体系建设落后,缺乏社区康复机构,无法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功能训练、技能培训等康复服务,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
除此之外,很多精神障碍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事精神障碍诊疗的医疗机构数量、规模和技术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医院院长陈大强介绍,目前全省经有关卫生行政部医院共7家(包括医院、医院、儋州精神卫生防治院、医院、万宁长丰镇卫生院、医院、医院),此外,还有部分医疗机构(医院)开设有精神科,但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医疗设备短缺,住院条件差,诊疗技术水平低下,治疗方式单调,缺少心理治疗、工娱、康复等辅助治疗,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管理。
近期,受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影响,我省个别市县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截至10月9日零时,全省共报告5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均为轻症病例,现3例已经痊愈出院,2例正在隔离治疗。其中海口市2例,澄迈县2例,万宁市1例。5病例均被及时发现、报告并隔离治疗,现我省无本地病例报告。
进入雨季以来,我省各级卫生部门把登革热作为重点疾病加以防控。9月下旬,随着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形势变化,省委、省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面部署登革热防控工作。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严防登革热的输入和传播;二是加强督导和培训力度,落实“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是强化疫情监测与及时规范处理;四是大力开展“以整治环境卫生、清除蚊虫孳生地”为主要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防蚊灭蚊措施,努力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搞好健康教育,落实群防群控措施;五是明确职责,强化多部门配合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金玉明认为,这5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在第一次就诊时都被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发现,得到及时处置,说明我省前期防控工作是有效的。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人而传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3-15天,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发热,疲乏,“三红”(眼结膜充血、颜面潮红、颈及上胸部红),“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骨及关节痛),部分患可伴有皮疹、出血和淋巴结肿大等,也有一些轻型感染者不出现症状,主要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
金玉明说,目前我国报告的登革热病例绝大部分症状较轻,我省近期监测到的5例输入性病例也均是轻型病例。登革热的防控措施较易实施,主要为清除室内外积水,防止伊蚊孳生,避免蚊子叮咬等。
省卫生计生委呼吁,全省各行各业及居民行动起来,做到以下几点,登革热在我省就是可防可控的:
1、水缸、水池、花瓶等贮水容器,每隔3-5天刷洗、换水一次;室外露天的盆、罐及瓶子倒置或掩埋。
2、房间装置防蚊纱门纱窗,睡觉时挂蚊帐。
3、尽量减少到疫情较为严重地区旅行,若到疫区时应严防蚊虫叮咬,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住所应有防蚊网等。
4、加强自我健康监护,一旦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时,发病前15天内又到过广东、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和国家,有可疑蚊虫叮咬史,应及早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外出史,一经诊断为登革热病例应积极配合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和疫情防控,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