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疾病危害 > 营口最全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区幼儿园园 >
营口最全的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区幼儿园园
近期,家长朋友圈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刷屏了,家长们对此很担忧。但家长们的忧虑却不尽相同,有的是为病例增多了,幼儿园是否有积极的应对措施而担忧,有的是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预防而忧虑。针对这一现象我区相关部门采取了积极行动和措施——
为了让全区幼儿园加强预防意识、能力、方式和力度。7月8日上午,医院、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中心、区疾控中心联合区教育体育局对全区幼儿园园长开展手足口病防治培训。
区疾控中心副主任于长宏对幼儿园日常环境物品消毒、建立健全规范晨检制度、紫外线消毒灯使用注意事项、发生疫情后如何应对处理等问题与各园长进行了详细的交流。
医院院长李小莹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全区幼儿园卫生检查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全区幼儿园规范卫生检查制度和加强长期预防措施,对不达标的幼儿园将进行严厉处理。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在手足口病防控过程中,幼儿园和家长们应多些理解和配合。
再来说下:
疾控中心对疫情分析研判认为,虽然发病数较去年是有所增长,但“整体情况显示家长及园校的防病意识在提高,相关单位的防控工作起了一定作用,我区疫情处于可防可控范围,市民无需恐慌”。怎么辨别宝贝是否发展成重症?两摸:
一是摸宝宝额头是否发高烧;
二是摸四肢皮肤是否冰冷。
两看:
一是看宝宝是否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
二是看孩子肢体是否抖动、无力和惊跳等。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情况,爸爸妈妈赶医院就诊。另外,建议家长们不要自行判断所患手足口的轻重程度,而是相信医生,交由医生做专业判断,无论轻重,都应尽快就诊。
手足口病治疗?目前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的药物和疗法,只能针对症状治疗,如发热导致不舒服就吃退热药。同时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液体以避免脱水。抗菌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目前也没有针对肠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
大部分手足口病患者都比较轻微,7-10天内即可自行痊愈,但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心肌炎等)、甚至死亡。早期识别重危病例,及时对症治疗以及高级生命支持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手段。
局部使用麻醉剂可能有助于缓解口腔溃疡的疼痛,外用利多卡因凝胶可以用于任何年龄的孩子,苄达明口腔喷雾可以用于5岁及以上儿童,苄达明漱口水可以用于12岁及以上儿童,水杨酸胆碱凝胶只适用于16岁及以上的人(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不能用)。具体用法家长需要咨询儿科医生,不可盲目给孩子使用。
轻症手足口在家治疗家长该怎么办?1多观察
观察小朋友的体温和精神状态,同时参照上面的“两摸两看”,重点观察重症手足口病先兆。
2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常常会出现口腔溃疡,家长们要注意保持小朋友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3合理饮食
小朋友夏季得病,更容易缺水,家长要给小朋友多喝温开水。如果发热、口腔疱疹而不愿意吃东西,可以给他吃清淡、易消化粥或面食等。
4皮疹护理
给小朋友换上舒适、柔软衣服,同时要防止他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小朋友,还要记得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
5清洗消毒
小朋友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手足口病家庭护理6小招
如果宝宝已经确定患了手足口病,妈妈们需注意家庭护理,手足口病治疗上以清热泻火利湿为治疗原则,可根据小儿的临床表现来辨证治疗。小儿患病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配合医生的治疗:
?由于患儿口腔溃烂、疼痛,故饮食尽量清淡,以流质食物最宜,避免进食酸辣、燥热、肥腻、难消化之品。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溃疡局部可用淡盐水抹拭,局部喷上喉风散或西瓜霜等。若口腔黏膜溃疡明显的可用思密达粉剂撒于创面,以促进局部黏膜的修复。
?手足心疱疹不可用未经消毒的针挑破,应由其自行消退,以免继发感染。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敛疮止痒,如疱疹破溃者可用金霉素眼膏或百多邦软膏搽破溃处。
?可适当配合饮食疗法,如以胡萝卜、马蹄、竹蔗煲瘦肉汤或竹叶卷心加冰糖煎水代茶等。
?一旦患儿出现胸闷、气促、疲惫等症状,应警惕并发心肌炎的存在,医院诊治。
?若患儿突然呕吐、颈项强直,甚至四肢抽搐,为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征象,应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温馨提示
最后,区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家长们,在手足口病高发期,除了做好洗手和消毒等日常的防控措施,要做到家里勤通风、衣服增减要及时、避免孩子着凉免疫力下降,还需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娱乐场所,避免让孩子过多接触公共设施,患病儿童多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玩耍接触。编辑/金泽美编/金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