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临床症状 > 百姓零距离产后42天宝妈常见问题 >
百姓零距离产后42天宝妈常见问题
很多新手妈妈在“月子”里
会面临很多问题与疑惑
恶露多久排尽才正常?
产后子宫怎样才算恢复好?
会阴伤口什么时候能恢复好?
多久可以洗澡?
多久可以性生活?
……
芜湖新闻综合广播《百姓零距离》
特邀芜湖市妇幼保健院专家
走进直播间
给新手妈妈更多的关爱
汪菲
芜湖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门诊主治医师坐月子
医学上的“坐月子”(即“产褥期”)并不是30天,而是顺产42天左右,剖腹产的产后恢复有时候还会稍微延长一些,可达6-8周。
这段时间是妈妈们生理、心理恢复到孕前的关键时期,也是“多事之秋”,产褥感染、乳腺炎、子宫脱垂、附件炎都容易在这段时间发生。
《胎产心法·产后禁忌论》云:凡产后百日内,不詈(lì)骂,少劳碌,禁淫欲,终身无病。也就是说月子期间少动怒,少干体力活,禁止性生活,生完孩子后可以终身没有疾病。
子宫复旧
“坐月子”期间变化最大的是子宫。子宫收缩较好的产妇,产后当天子宫底部在大概在平肚脐的位置。子宫收缩欠佳的产妇,需要及时运用药物、按摩和低频电刺激等方法来协助子宫收缩(这就是产后妈妈住院期间最害怕的“压肚子”和打屁股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产后最初的时候,子宫体积的缩小是很快的,子宫底部几乎每天都下降1-2cm,到10天左右下降到盆腔,在腹部就摸不到了。但此后,子宫恢复的速度就越来越慢,有的产妇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复到没有怀孕前的状态,即缩成拳头大小。
(直播中)
产后恶露
子宫复旧除了体积的缩小,还有内膜的再生。先是子宫蜕膜的脱落、排出,即恶露排出。前3-4天是血性恶露,多数是血液,夹带着一些坏死的蜕膜、少量胎膜等等。后面10天会变成淡红色的浆液性恶露,接着会变成白色的恶露,白色恶露大约持续3周。
正常情况下,产后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时间持续约4-6周。若有子宫复旧不全、宫腔内残留或合并感染时,会出现恶露增多、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医院妇科进行诊治。
伤口恢复
一般我们现在常见的产后伤口有会阴部的伤口和腹部剖宫产的伤口。剖宫产的伤口愈合期大概是5到7天,所以一般5到7天后伤口的敷料就可以去除了,7到10天左右伤口就不要再包扎敷料了,因为产后妈妈容易出汗,再包扎敷料,汗液会让伤口周围发痒不舒服,还容易滋生细菌,造成伤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会阴部伤口愈合时间多数是1周,因为会阴部血液循环比较丰富,而且现在多数采取的是可吸收线缝合,不需要拆线,但需要注意局部卫生,大小便之后及时用温开水清洗会阴,平时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减少伤口的感染,预防疤痕的形成。
如果发现伤口有红肿、硬结、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到产科就诊,定期换药。
催乳和通乳
妈妈们在宝宝出生半小时就可以给宝宝喂人生中第一口奶了。新妈妈们要抓紧这珍贵的30分钟,让宝宝与自己亲密接触,让他听自己的心跳,闻自己身上的气味,与自己的乳房近距离接触。
早开奶早吸吮是催乳的最佳手段,宝宝的吸吮和不断排空乳房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最好的刺激信号。如果哺乳期遇到奶水不足的情况,除了需要妈妈们合理膳食、保证睡眠、避免精神刺激外,也可配合手法按摩、中药催乳、生物电刺激等辅助方法进行催乳。
有的妈妈奶水少,而有的妈妈则从产后3天左右开始会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甚至副乳腺,有奶不出、乳腺炎等现象,此时则需要进行乳房按摩、乳腺疏通,并且及时排空乳汁,必要时乳腺科就诊。
此外,妈妈们为了保证宝宝能有充足的奶,各种下奶汤从早喝到晚。这些汤中除了大部分水,还有大量的脂肪,以及少量的氨基酸和多肽等,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丰富的营养。下奶汤可以适量地喝,但是喝得太多,会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多余的营养就会转变成脂肪藏在产妇身上,还有可能会发生或加重乳胀的症状。
月经复潮
喂奶的妈妈,月经和排卵恢复的时间会稍微延迟一些,平均在产后4-6月恢复排卵。没有喂奶的妈妈则通常在产后6-10周就恢复了排卵和月经。
产后较晚恢复月经的妈妈,大多在首次月经来潮前就已经有排卵了。所以,月经没有恢复的时候,产后妈妈也是有受孕的可能的。产后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便开始性生活、短期内接连受孕,都会给妈妈们的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建议在产后42天检查后,医生诊断子宫、会阴、盆底等恢复不错的情况下再开始考虑性生活,且在同房时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褥汗与洗澡
产后妈妈们的皮肤排泄功能旺盛,会排出大量汗液,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和早上刚醒的时候最明显,这是正常的情况,是将孕期体内积存的多余水分排出去,产后第1周最明显,此后会慢慢减轻。由于产褥期的妈妈都很注重“保暖”,所以,平常心看待褥汗的同时,要注重补充水分,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适当的通风,防治脱水和产褥中暑。
过去,由于条件有限,特别是寒冷的冬天,洗头、洗澡、洗脚后容易受凉、受寒,所以老人们常说:“产后不洗头,不洗澡”,但如今绝大多数家庭完全可以解决“保暖”这个问题。且洗澡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保持汗腺毛孔通畅,还可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所以,产后是可以洗澡的。但是,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每次5-10分钟即可,洗澡时注意保暖,水温35°C-37°C,宜淋浴,不可盆浴,洗澡后及时将头发吹干,如有需要,洗澡时可有家人陪同。
及时排泄
怀孕期间体内潴留的多量水分主要还是经肾脏,也就是尿液排出的。所以,产后1周内尿量会明显增多。产后,由于膀胱对压力的敏感性降低、外阴切口疼痛、生产过程中会阴受压过久等原因,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所以,一般会鼓励顺产的妈妈在产后4小时内及时排尿。若有排尿困难,除鼓励产后妈妈起床排尿,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外,还可以选用温热水熏洗外阴、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区、针刺相关穴位、电刺激等方法诱导排尿。若使用上述方法均无效,应及时导尿。
产后因妈妈们多卧床休息、食物中缺乏维生素、肠蠕动减弱、产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张力降低等原因,容易发生便秘,应鼓励产后妈妈们多吃蔬菜水果、早日下床活动。
盆地损伤和产后康复锻炼
盆底的损伤不是在分娩期才有的,盆底相关功能的损伤在怀孕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受到长时间的压迫,盆底肌肉和筋膜的过度拉伸、弹性降低,且常有肌纤维部分撕裂,会加剧盆底的损伤。所以,产褥期应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且建议妈妈们在产褥期就坚持做产后康复锻炼,这对盆底肌的恢复大有裨益。
顺产后6-12小时内,剖宫产后24小时后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就可以起床轻微活动。产后保健操、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有利于产后妈妈们恢复体力,避免或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有助于恶露的排出,帮助子宫复旧,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恢复排尿、排便节律。
若盆底肌及其筋膜发生严重撕裂造成盆底松弛、产褥期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分娩次数过多、两次分娩间隔时间短,则产后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产后盆腔痛等疾病的发生率会大大增加,这医院的盆底康复中心,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康复。
(直播中)
产褥期抑郁症
“坐月子”期间产后妈妈们因角色的转变、身体的不适和疲惫、母乳喂养的艰辛,常常会感到烦躁、焦虑、情绪低落,与家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心中的苦闷得不到排解,许多产后妈妈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但是大多能通过心理疏导而缓解。产后妈妈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活动、适当社交、正确认识产后抑郁,尽量做好自我调节和情绪疏导,积极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大多数人可以在1年内治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宝爸们应多些理解与支持,倾听宝妈心中的想法,帮助她们顺利度过月子这道关。
在整个产褥期,妈妈的身体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大概到6到8周左右就可以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建议宝妈们在产后42医院进行产后检查的原因。通过产后42天的检查,可以对妈妈们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估,发现异常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和治疗。所以,产后42天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