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乳腺增生,这有8位名老中医的治疗验方

乳癖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慢性非化脓性肿块,临床以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为主要表现。不同年龄的妇女皆可发生。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之的乳房囊性增生病和乳房纤维腺瘤等病。

乳癖

作者/朱良春、杜怀堂、张赞臣等

1

消核汤

炙僵蚕12克,蜂房9克,当归9克,赤芍9克,香附9克,橘核9克,陈皮6克,甘草3克。

疏肝解郁,和血消坚,调和冲任。

乳腺小叶增生症。一般服5-10剂可以获效,如未全消者可续服之。

日1剂,煎2次分服。

2

乳块消

丹参、橘叶各15克,王不留行、川楝子、土鳖虫、皂刺各10克。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乳腺增生病。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或浓缩制成糖衣片47片,每日服12片,分2次服。3个月为1疗程,服1疗程效不显著者,每日剂量可增至24片。

3

乳癖内消丸

醋煅牡蛎15克,蒲公英9克,橘核叶各9克,大小茴香各24克。

疏肝散结。

乳房结块,皮色不变,或大或小,按之稍痛,推之可动者。

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日2次,每次3~5克,陈酒送服。

孕妇忌服,本品宜长期服用。

4

乳癖汤

淫羊藿9克,甜苁蓉9克,玄参9克,白芍9克,橘核叶各9克,广郁金10克,陈香橼20克,当归12克。

疏肝和营,壮阳软坚。

乳腺小叶增生症。

每日1剂,煎2次分服。

5

逍遥蒌贝散

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瓜蒌15克,贝母10克,半夏9克,南星9克,生牡蛎15克,山慈菇12克。

疏肝理气,化痰散结。

乳癖、乳岩初期、瘰疬等。

每日1剂,煎2次分服。

6

乳核消

旋覆花(布包)、炒橘核、炒枳实、天葵子、赤芍、法半夏、浙贝母、制香附、青皮各10克,夏枯草60克,牡蛎粉、地丁、蒲公英各30克。

疏肝行气,化痰涤饮,软坚散结。

乳房痰核。症见乳房内单个或多个核状硬结,形状、大小不一,坚硬光滑,发展缓慢,多不痛。

水煎1.5小时,分3次温服,1日1剂,20剂为1疗程,两疗程间停药20天。

7

活血逐瘀汤

丹参15?30克,乌药6?12克,白僵蚕6?12克,三棱9?15克,莪术9?15克,白芥子9~15克,厚朴6?12克,橘红9?15克,土贝母9?15克,沉香1.5?3克。

活血逐瘀,软坚内消。

腹部包块、乳房纤维瘤、体表小肿物或寒性脓肿、关节肿胀(鹤膝风)等。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8

乳中结核方

归尾、赤芍、白芍、川芎、贝母、桔梗、红花各9克,青陈皮、川楝子、连翘、茯苓各12克,甘草3克。

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慢性乳房纤维增生病变。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附:乳核内消片(汤)湖南中医研究所方

柴胡、当归各6?9克,郁金(或用京三棱)、橘核、山慈菇、香附、漏芦各9?12克,夏枯草、茜草各12?15克,赤芍15克,青皮、丝瓜络各6克,甘草3克。

疏肝活血,软坚散结。

用于乳腺小叶增生病。症见乳房胀痛,有肿块,月经前症状明显,经至又见好转者。

本文来源:中医书友会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cs/1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