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表征

感染后由于继发感染的影响,会表现许多不同的临床症状。共同症状是发热,体温达40.0~41.5度,体表皮肤发绀、出血,皮肤严重发绀时呈蓝紫色,耳部发绀呈蓝紫色的频度最大,因此,又把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成为“蓝耳病”。体表皮肤发绀、出血是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病程发展的一个重要症状阶段。一般表现五种情况。   (1)毛囊出血   毛囊出血又常见两种情况:一种是出血点密布全身,针尖大,不会扩大,若病情好转,出血点会逐渐消失。另一种是患猪皮肤、特别是颈部和背部皮肤密布铁锈色或蓝紫色出血点。   (2)保育-生长猪   发病常突然出现厌食,体温升高达40.0~41.5度,出现眼眶浮肿,发绀呈蓝紫色,吻突发绀呈蓝紫色,耳发绀呈蓝紫色的三蓝现象。   (3)哺乳仔猪发病往往是经胎盘感染后生下的弱仔。   这种弱仔多在产后24小时死亡,不死的3~4天后就出现毛焦、消瘦、鼻唇干燥、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发抖、四肢做游泳状姿势、蹄边发绀呈蓝紫色、站立不起、拉稀、无力吸乳,死亡率高。   (4)阴囊出血是公猪最常见的症状。   阴囊皮肤刚开始出血时是密密麻麻的淡血点,远看似淡血斑,随之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变为蓝紫色,再进一步发展蓝紫色出血灶坏死、干固、硬结,类似蓝紫色球形结痂。   (5)粒状出血。   这种出血先是菜籽粒大,逐渐增大到芝麻粒大乃至绿豆大,最后增至指头大小,边增大边成蓝紫色,到了指头大就坏死、干固、硬结,最后成为一个个蓝紫色凹陷的瘢痕。

回复“m”,即可查阅所有历史文章的目录。

回复“华医兽药”,即可查阅我公司相关兽药产品。

回复“猪病名称”、“症状”,例如“附红”、“副猪”等,即可查阅相关文章。

回复“看猪病”,在线咨询猪场管理、猪病防治等问题,与我们的技术老师在线交流。

了解更多资讯→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dzz/14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