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疾病治疗 > 孩子发烧怎么办大白老师免费讲座即将开 >
孩子发烧怎么办大白老师免费讲座即将开
孩子发烧怎么办(1)-------开篇的话
发烧,是个令天下人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孩子的发烧,天下的妈妈心疼孩子但是由于缺乏医学常识,没有任何办法。医院不分青红皂白强制退烧,医院按照西方医学所有的技术只是三素一水一术。就是维生素、抗生素、激素、葡萄糖水或生理盐水,最后只能手术。很多不该输抗生素的输了抗生素,直接导致了将来的亚健康。郭老对此现象非常忧心,几次讲座中老泪纵横,要为天下母亲一哭,使天下的母亲清醒和觉悟!他做了几期的《孩子发烧怎么办》和《老人发烧孩子怎么办》的讲座,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随着的《本能论》出版,国家中医药战略的实施。我们要及早行动起来,学习中医常识。掌握生存本领,真正做到人人知医,小病自己治!所以我们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从今天开始,健康小阳领着大家开始认真学习《孩子发烧怎么办》,就常见的病和大家共同来分析病情,掌握规律。
今天先来增加几个观念的理解。
1、什么是疾病?。疾病是人体的本能反应。
2、什么是发烧?发烧是人身体本能的排异反应,所以发烧不是病,而是身体向外排致病物质的一种趋势。
3、人体是一个内外开放、升降出入之器。
4、生命本能系统医学的治疗方法是顺势利导。
5、生命本能系统医学治病的方法是利用自己身体的本能来进行。一般是发汗、通大便、利小便、呕吐、破血、透表等办法。
6、发烧是不能强制退烧的。
这些概念必须熟记在心,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本能论》书上说的很清楚,郭老讲的很清楚,让健康小阳领着大家慢慢来学习。(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2)-------治病靠智慧
郭老在《本能论》中多次讲过,治病是依靠智慧来治病的。智慧是什么?我们昨天共同学习了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记住了,就是自己增添了智慧。知道了人体是个生命,生命体是个内外开放、升降出入的容器;就会知道生命是智慧的,有自己的本能;先天具备与生命一同而来的生存本能。人人皆有,物物皆有。疾病发烧是本能反应,就是生命把自己身体不需要的异物排出去。我们常常看到我们要大便排出食物残渣,看到小便排出液体废弃物,看到出汗平衡体温和排出体表的废液,看到了呕吐要吐出肚子里的对身体有害的食物......等等,这些显而易见,我们清楚,当妈妈的也清楚。但是对待发烧我们为什么不能也看到是自己的本能反应呢?而非要当做病,一当做病,头脑里有了这个概念,就会有直线思维和对抗思维存在,就会用治的办法来处理,所以就叫治病。这样永远也治不好病,因为你在治自己!
而郭老的生命本能系统医学是继承和发展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本能辩证法里,是没有病的存在的,只有看到了人体的本能为了维持生命的需要,无时不刻的在排异和调节。当然了,发烧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自己本能对自身不需要的异物(通俗的称为致病物质)排出体外过程中的一种反应。只有有了这样的认识,你才能依靠自己的智慧来对待生命,来帮助本能,也就是所谓的治病。您认为健康小阳说的对吗?
拥有了这样的智慧,就知道如何来办,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眼里就没有了药,因为对我们而言,所有的所谓药都是食物,只是在身体本能有障碍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些食物就变成了所谓的药。
只有这样,才能理解生命,才能善待生命、才能善待本能,才能去面对自己的孩子、亲人、父母、朋友等发烧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自己有信心的从容面对,所有的发烧才会迎刃而解!因为你拥有了智慧,知道顺势利导的去帮助了身体的本能!所以学习中医是学习智慧,不是学习一个个方剂而已!
观念的更新至关重要,与同道们共勉!(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谢谢配合)(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3)-------医者先修心我们对待孩子的发烧,拥有了智慧,就具备了对待疾病的治疗根本方略,有了清醒的认识,还须要修心,否则古先贤怎么会说医不自治呢?唯指医者修心不够!一是修心要修得心能放下。若心中放不下,就不可能沉着和冷静。心中有过多的亲情,就只有怕了。所以医者心中要放下,眼里只有病人,只有本能反应,只有身体之器。二是修心要修得心中有数。人体是个整体,是个内外开放升降出入之器。发烧病因多种多样,发烧只是果,只是现象,要找到这个因。这个因无非是身体本能要干什么?郭老称之为势。趋势!不能头疼了就去头上找。本能要发汗排异,就会有一种向外向上冲的能量,高于平常的压力自然头痛。但头痛不会仅此一因,缺氧也会头痛,你没看去西藏旅游的朋友哪个不头痛欲裂?但这不是病,从西藏回来就好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缺氧头痛,血液中有水气,就会供氧不足,就会头痛,这本能反应是告诉缺乏营养了。所以心中有数至关重要,找到因去除这个因,果也就不存在了。孩子常见发烧情况八九种,孩子宿食发烧(心下痞)最为常见。你若不知肚子里有腐败发酵的宿食产生的温度这个因,那你自然不会知道要用智慧调动本能把这些物质排出去这种方法了。三是修心要修得心中有念。就是信念。人最大的缺点是怀疑一切,但往往又相信一切。最后是该相信的没相信,产生了后悔。不该相信的相信了,也产生了被骗后的后悔。中医是智慧,本能论是大智慧!是大智慧就要毫不犹豫的相信。但人往往是对大道至简的道不太容易相信,而对复杂的包装的谬误确深信不移。郭老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把复杂的事情弄简单,还它本来面目,一种是把简单事弄复杂,高深莫测!郭老和本能论无疑是前者!你看,原来生活在农村的老太太都会给孩子扎四缝、喂食鸡内金防止宿食发烧,太阳穴放血治头痛!而现在随着时代发展,而这些最普通的生活常识都丢掉了,哪个孩子的妈妈现在还会这种方法呢?所以心中有信念也是必须具备的条件!学习中医,就流行拿来主义!拿着本能论!就须相信本能论!就拿到了治病的武器!四是修心修的要心有胆识!治病如同打仗,如战场用兵!兵贵神速,兵贵勇猛,而战场的胜负决定权不在兵,在帅的指挥。而医者则是治病的帅。如果作为帅的你老是被一些条框所束缚,则不可能药方精到效如桴鼓!受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影响,你就不敢用小青龙汤!受“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影响,你就不敢用桂枝汤,就不敢把桂枝用到42g!受“石膏入胃,寒凉则亡”影响,你就不敢用白虎汤!而实践中,民国大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石膏单味用到了斤,用的潇洒自如,颇为奇效!所以胆识也决定了用药的神速与成败!如何做的有胆识,唯有苦读《本能论》!好了,小阳今天给大家聊到这。明天开始,我们就要真正进入学习发烧这一现象及如何应对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慢慢来吧!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谢谢配合!(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4)------感冒发烧现象
感冒发烧
前几天,小阳领着大家开始学习《孩子发烧怎么办》,我们知道了疾病是怎么回事,如何当好一个医者,古人常说大医精诚,古代先贤们就是能够这样做到的。在历史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秀才学医,如同笼中捉鸡,说明文化人学医不是太难的事情。大家都是有文化的人,就要有学习的信心。郭老创立《本能论》学说后,中医学习就变得更为简单。研究《本能论》是学习中医的金钥匙。
今天我领着大家学习什么是发烧?郭老定语发烧是人体为了排除自己身体里不需要的致病物质而进行的本能排异活动。大家一定要记住,是个排异活动。就好比我们手上被扎了个刺,如果我们不用针把它挑出来,扎刺的地方就会溃烂。为什么会溃烂?就是生命体人身体的排异,溃烂后刺就出来,然后重新皮肤愈合,这个过程就是排异。好了,我们看看郭老师怎么认识发烧这个现象的。
人为什么要发烧?
咱先谈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发烧?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发烧是人体内部的一种抗异反应。为了增加体温,为了发汗把身体内部的病理物质排出去。)
(学生:是在抗御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高代谢物质交换,产生大量的热量。)
什么叫抗御?
(学生:排异。)
排异等于抗御吗?大家考虑一下,排异等于不等于抗御?谁说?
(学生:排异不等于抗御,排异是主动的,是一种势;抗御是被动的,是自卫。)
排异不等于抗御,排异是主动地把他排出去。抗御是在内部抵抗他,不光是杀死,是控制、是抑制,他没有排出来的意思。排出来不是杀死、不是抑制、不是消灭,是让他出去,是主动的。这是一个用语的问题,你们习惯用“抗御”,不大习惯于用“排异”,这是个语误,其实你们都知道是“排异”。排异为什么要发烧?这又是另一个深层的问题,谁能说这个问题?
(学生:我们平时的大便、小便、出汗都是在排异。当致病物感染人体之后,我们必须通过高亢的代谢才能把致病物排出体外,高亢的代谢就会制造更多的热量,所以要发热。)
这个发烧不是必然要发烧,他是或然发烧,或者发烧或者不发烧,都可以进行一次有效的排异。即使在我们没有发烧的时候,也可以进行一次排异过程。我们不觉得我们是在排异,只有我们发烧的时候,看到热型了,我们才知道这是要排异。为什么有发烧的,有不发烧的?因为排异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要是完美,就在你不知不觉当中把异物排出去了,就没有发烧。比如说一百个人,在一个流行感冒的环境当中,其中有十个人发烧,出现了排异反应,另外九十个人当中,有多少个感染了?这些人在不知不觉当中排出来了,我们就不知道了,也无须知道。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有的一个系统。以前没人讲过,未必没人知道,但是没人写出来。今天我们把这个问题讲出来,大家明白了。那么就和不明白有很大很大的区别!因为明白了排异,我们就会治好多好多的病,少犯好多好多的错误,这是完善生命的一个大问题!可以说,在人生命当中要占二分之一,或者是要多一点,或者是要少一点。
(学生:就是说一百个人感染了生物病原体以后,有二十个发烧的,打比方说有八十个不发烧的。也就是说不发烧的患者在不知不觉中,把病毒给排异出去了。那么这八十个人当中的人体的本能,为什么对进来的这个病毒没有出现明显的排异反应?因为他抵抗力比较好,比较足。就在不知不觉当中排异出去了。那么为什么没有出现强烈的排异反应?)
不强烈的排异反应也没出现。因为尿、大便、汗都在时时往外排。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排出来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去的,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你那个系统没跟你商量,就接受了这个病毒,也没跟你商量就排出去了。只有发生障碍了,出现了一种反应,你才知道“我感冒了”。你要再知道,我这是要排异,我这是要向外排,我要出汗。那你谁也甭找,你出点汗就好了。
有一些健康的人,他就是不生病,有了病也不吃药,他有别的法儿。
我小时候生在农村,农村的事儿看得比较多。练武术的,“不行,我感冒了。”他一边说着一边就脱衣服,“踢腾库腾”就是练拳啊,打了一趟又一趟,打了一趟又一趟,打得浑身是汗。“行了,好了。”他就好了!我还见过一个人,感冒了,“不行,我感冒了,我推碾子去。”搓一簸箕玉米,搁在碾子上,“骨碌骨碌”那么推。推得浑身是汗,“行了,好了。”就好了!还有的,“来,我感冒了,咱俩摔个跤。”俩人“踢里鼓登”摔跤,摔一身汗,好了!
反正都是汗,没有一个不出汗的,没有一个不好的!没好的都是不出汗,太简单了!什么《本能论》啊?不就这么点儿事儿吗?这叫什么事儿啊?这叫生命本能系统之中的一个排异系统。不就这点事儿写在纸上叫文章吗?就传播了。大家为什么不向大自然多看一看啊?大自然里有的是大智大慧!
这是感冒发烧,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5)感冒发烧的治疗(上)
病毒性感冒
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聊。我们昨天学习了感冒发烧,感冒发烧是身体的一种本能排异活动,排异本身不是病,发烧只是一种现象,是身体本能活动。在乡下,老人们常常口传相授,孩子发烧一会就结实一回。小孩若要安,三分饥与寒。就显示了人们的智慧!然而随着西方科技和西方医学的的传入,这种原先朴实的生存常识已经快要荡然无存了,所以郭老说治病要有智慧,现在的所有问题就是文化差异。中医是文化!
感冒发烧的主要症状《伤寒杂病论》上讲的很清楚,就是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种感冒是若是用中药则需要用发汗的方法来顺势利导。主方剂按照反应的轻重和有汗与否分为麻黄汤和桂枝汤。
流行性感冒也叫病毒性感冒,感冒上冲的趋势最为强烈,发热恶寒(体温升高到39℃以上),全身颤抖,头疼,身疼,腰疼,骨节疼,无汗而喘,脉浮而紧。所以有些患者发生了鼻衄,也就是流鼻血,这种事无汗的感冒排异强烈,所以鼻粘膜充血破裂,感冒就好了,有些不好还要喝药。用药就是麻黄汤。
对待感冒要用智慧,知道了要通过发汗来排异,身体要出一次透汗,所以不管哪一种方法只要让身体出汗了,就能帮助身体完成一次排异过程。打拳出汗,运动出汗等都行,刮痧艾灸也中,太阳穴大椎穴放血也未尝不可,法无定法。
昨天的学习中郭老还说了一个观点,就是这个感冒的治病物质可能你周围的人都有了这种情况,只是在有些人不知不觉的排异中排掉了,在患者身上没有排掉,本能才调动身体机能亢进来排异。
麻黄汤方剂:
麻黄15克、桂枝30克、杏仁15克(研)、甘草13克
上药用水毫升,浸20分钟,煮沸,微火煮30分钟,滤汁,渣再加水毫升,煮沸,微火煮30分钟,滤汁。二次汁混合,温服二分之一。温覆取汗,要求全身有小汗,不可汗出如水流漓。汗出太多,病必不愈。要求微似有汗,保持十余小时,必热退、神清、身和而病愈,余药不必再吃。这个病只要汗出周身而不过分发汗,一服必愈。如汗出不如法,或汗未出,则病不愈。
此方来自于《伤寒杂病论》属于现在所谓的病毒性感冒,根据本能论理论和生命本能系统医学辨证法,其病势是向外要发汗,头痛是因为有向外排异的趋势,郭老讲过,向上的必然是向外的,所以头痛是必然的,但是要看到头痛是向外的趋势,因为向上的必然也是向外的。此类病判断准确,往往一剂即可祛病并且不留任何后遗症。与桂枝汤不同的是因为这个病势自己身体有足够的津液,能够供应身体来一次发汗过程。这也是构成了麻黄汤的最主要特征:身上无汗!而此类病依靠输液完全是错误的治疗法。这个药方剂量是采用《本能论》书的剂量,低于《伤寒杂病论》原方用量(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6)感冒发烧的治疗(中)
伤风感冒(一般性感冒)
昨天我们们学习了病毒性感冒治疗的主方剂是麻黄汤。今天我们学习一般性感冒的治疗,也就是桂枝汤,正好今天早上新闻人民网也登录了治疗感冒用麻黄汤的图片。也发送给大家。我们看看郭老的本能论一书中对一般性感冒是怎么论述的: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这个感冒的症状是:脉浮缓,头疼,发热,汗出,恶风。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这个感冒与流行性感冒不同:
1、这个感冒发热比流感温度低些,一般不过38℃左右,畏寒的程度也轻。流感是全身颤抖,重衣重被仍寒冷颤抖。这个感冒则是微寒,有风才感到寒冷,所以叫“恶风”。
2、流感身无汗,这个感冒是时有汗时无汗。所以有人对这个病的症状表述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翕翕有一开一合的含义,淅淅、啬啬都是阵阵发作的意思。这种感冒不像流感那样持续在一个高端的体温,剧烈的畏寒,难耐的头疼、身痛。
3、此感冒有“鼻鸣,干呕”。
4、此感冒脉浮缓,而流感是脉浮紧。
以上这四项区别,是流行性感冒与伤风感冒的鉴别依据。因为二者的排异反应趋势不同,用药也不同,必须分别无误,才能药到病愈。
这个病的症状表现,也就是说排异反应的趋势,从以下症状中看得出来。脉浮是周围血管增强供血而桡动脉浅出,这是排异本能系统为排汗而必须提高体表供血的反应。发热是排汗的必要条件。因时有汗出,所以体温不会过高;又因时而无汗,说明排异本能系统仍有障碍,不能通畅地排汗,所以病不能痊愈。有汗的时候,体温接近正常,感觉也稍轻松,无汗时症状又开始明显。头疼为充血所致,鼻鸣是鼻粘膜充血,流鼻涕是排异的表现,干呕是胃的排异表现。概括地说,这个排异趋势是:欲排汗而汗腺已开,体液供应难以通畅。应温通血脉,助津液以排汗解表,用桂枝汤主治。
桂枝汤方:
桂枝30克、芍药20克、甘草20克、生姜30克(切)、大枣12个(切)。
以上五味,用水1毫升,微火煮,取毫升,温服毫升。服药后10分钟左右,喝热稀粥以助药力。温覆约二三小时,遍身执执有汗出为好。不可令如水流漓,否则病必不愈。若一服汗出病愈,不再服药;若一服汗不出,再服一次;又不出汗,再服一剂,至汗出病愈为止。此方目的在取汗排异,病愈即停药。如不能出汗,继续服用桂枝汤,两剂三剂,直至汗出病愈。
桂枝汤是伤风感冒有汗而病不愈的解肌剂。解肌的含义是解除肌腠发热、头疼、汗出、恶风的症状。因汗出是时有时无,所以排异不能顺利完成,需桂枝、芍药温通血脉,助津液,以利导排异、取汗发表。
如感冒无汗出的症状,不可用桂枝汤,等同于有汗不许用麻黄汤一样。病人身有汗出,误用麻黄汤重发汗,必伤津液而使病情加剧。
如病人身无汗,则不可用桂枝汤,因桂枝汤是温通血脉之剂,不是发汗剂,所以一定不能用于无汗的感冒之症。麻黄汤也不能用于汗出恶风的感冒。
桂枝汤方中,桂枝温经通脉,开腠解肌,能通津液,促进汗腺分泌。芍药除血痹,通血脉,散恶血。血痹是指血脉凝而不通,恶血是指含有害物质的血液。桂枝佐以芍药合以甘草,其效能在散恶血、破凝血、通百脉、温经开腠理,更以姜、枣补津液通汗窍。此方用于有汗的排异趋势中,自是十分完美的取汗的方剂。历代医家用桂枝汤治自汗、盗汗,甚验。
我们从上面郭老的论述可以知道。桂枝汤就是轻微的发汗剂,为了区别于麻黄汤,古先贤称之为解肌法。不管叫什么名字,一定记住无汗用麻黄汤,有汗用桂枝汤。
桂枝汤是《伤寒论》上方剂,属于自身有汗,身上津液不足,而身体汗腺开。所以需要帮助人体增加津液,完成一次发汗过程。这样就能排除致病物质,很多朋友用此方剂治疗自汗、盗汗效果亦佳。方是死方,但人是活人,完全看如何用方。这样方子就活起来了,郭老说的一方治百病就是说的这样道理。一个桂枝汤治疗的疾病何止百种呢!(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7)感冒发烧的治疗(下)
好了,昨天我们学习了桂枝汤,我们就掌握了感冒的治疗方法,其实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维,不是所有的发烧都叫感冒,引起发烧的情况很多,吃的孩子不消化,肚子胀也可以发烧,出麻疹也可以发烧等等。所有发烧不等于感冒,但是感冒一定会发烧。这个理我们一定的辨别清楚!所以遇到孩子发烧一定的知道他是否感冒?不是感冒那就不能用治疗感冒的办法来治疗,使用麻黄汤或是桂枝汤。确定了是感冒,才能在麻黄汤或是桂枝汤里来进一步的区分有汗没汗,进一步的使用和选择!中医这就叫辩证,不能拿住发烧这一种很多病共有的现象来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去乱用药,有些还会增加病情。下面我制作了个表格让大家更清楚的来辨认。感冒辨别不准,会出现一些坏病。大家一定要慎重。辨别清楚感冒,辨别清楚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区分。这样加上你的智慧,感冒就迎刃而解了。小阳继续和大家共同学习。
那这两个如果真辩证不准呢?郭老还给有一个模糊的方子来使用。
发热分不清有汗没汗:麻黄5g、桂枝20g、杏仁15g(打碎)、甘草13g、葛根30g
但是小阳还是提醒大家好好看《本能论》方子可是活的奥!(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8)宿食发烧症状及治疗
作者:健康小阳
今天我们介绍宿食发烧,中医学名叫心下痞、食积等。属于张仲景所说的阳明病。伤寒杂病论上对阳明病的论述是,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学习过中医理论的朋友知道《黄帝内经》对五脏六腑的论述和要求是:五脏藏而不泄,六腑泄而不藏。六腑以空为用。所以我们六腑不能实。实了就成为病了。而成人多用调胃承气汤系列,本能医学称为下法。而小孩子则多见有痞气产生,所以多用三黄泻心汤来解决。这种发烧不同于感冒。这种发烧有恶热。因为内部有热,本能反应是要加速机能去除腐败物质。这些食物排出体外,发烧自然退去。大家记住这个病的特征是发热恶热。小孩子睡觉的时候是扬手踯足,感冒的是蜷卧。小孩子的肚子拍的时候有邦邦的气体声。
郭老这样论述:宿食的发烧,不发冷,只是体温升高遥。没有发冷的表现,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剑突以下这儿叫心下,有气痞遥,气痞就是胃或者结肠里有气体。怎么知道有气体钥,一按软的,按压心下这个部位是软的遥,弹一下,听出来里头有气体。有气体是什么声音,比如我们把腮鼓起来弹,张开嘴弹,你听听什么区别,你能在指头上感觉出来,你也能在声音上分别出来!
这就是宿食发烧。宿食发烧用三黄泻心汤。
大家一定要记住症状:身热,不恶寒,或有汗,厌食,心下气痞,按之软,指弹之有气体声大便秘或不大便。
三黄泻心汤
大黄十六克黄芩三十克黄连十五克打
这是成人量,十二至十五岁用成人量的二分之一,七至十一岁用三分之一,三至六岁用四分之一.(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9)咽炎(扁桃体炎)发烧
咽炎西医说是扁桃体炎,传统中医说是热邪而致的温病,吴鞠通创立了温病学说,而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医生又有人称为热感冒……说法众多,而郭老的本能论认为这是病毒要以微循环排毒,把血液中病毒排出!用透表汤!多么言简意赅。由此而统一了理论!现在衍生出的麻疹、扁桃腺炎、痄腮……不都是这一个方剂吗,这就叫一方治百病,只要你判断准了这个病是要从微循环排病毒,那就得用透表汤。就得用牡丹皮、连翘、银花……无非是多一味少一味药,这种病只要用抗生素输液,强制退烧,要么埋下将来大病祸根,要么必死无疑,尤其在小孩身上多见。国内输液婴幼儿致死多因此病不当治疗有关。郭老讲到此处动情也老泪纵横,他说要为天下孩子一哭,为天下母亲一哭!孩子年幼无知遭受无辜,而母亲确不可不清醒,医生不可不觉悟!人人知医,小病自治,普及生活常识,任重而道远,时不我待……(健康小阳)
透表排异法,是清乾隆年代由叶天士倡于前、吴鞠通成于后的一种排异法。排异法是根据排异本能所表现的趋势而制定的利导方法。张仲景的发汗排异、解肌排异各适合两个病种的排异趋势,而到清乾隆年代所流行的传染病大不同于汉代,用发汗法治疗多不救。
医学家在长期的痛苦中寻找到透表排异法,到吴鞠通先生《温病条辨》已经成熟。吴鞠通先生在温病初期,主张用辛凉透表法,反对用辛温发汗,这是先生对温病的大感悟、大智慧。
透表排异与发汗排异是同一个目的,而方法用药却大有区别,因为感冒与温病是两个病种,两个病因。不同的病因决定了病理过程的特殊性质,比如流行性感冒的排异趋向体表,由汗腺分泌汗液排除病理物质,非发汗不能痊愈;温病的排异趋势尽管也是体表,但温病是从微循环透出病理物质,所以发汗不能排毒反而丧失体液。
汗出于血,汗多伤津液,使得血液相对粘稠,导致微循环不利,反而造成排毒障碍。所以,吴鞠通先生在《温病条辨》中说温病忌汗,汗之不惟病不解,反生他患,应是这个道理。清代以叶、吴为代表的温病学家的贡献,是中医史上第二次发展,是对《伤寒杂病论》的继承与创新。
这个病也属温病类,是病毒性传染病,症状表现有发热、畏寒、头重、身体疲软、咽疼、红肿、有分泌物,体温在38℃左右。这不同于感冒,不可发汗,宜采取清凉透表凉血法,用“银翘透表汤”(方见麻疹症介绍)。急性咽炎与麻疹相同,不可发汗,因为汗出多则伤体液,导致血液浓度增高,于微循环不利,造成透表排异障碍。
银翘透表汤方:
银花20克、连翘30克、牛蒡子20克(研)、赤芍20克、牡丹皮10克、升麻10克、甘草10克、紫草6克。
以上八味用水1毫升浸10分钟,煮取毫升,每服毫升,日三服。如下痢,去紫草加黄连10克;如大便干燥,加紫草10克。服药后,喝开水,忌食腥荤、油炸、干燥、硬黏、臭味、不易消化等食品,宜吃流动性食物如米汤、稀粥之类。
银翘透表汤是从吴鞠通“银翘散”变化而成的。银花、连翘、牛蒡子,是解毒透表发疹的首选药。赤芍、升麻、紫草,为活血通血通痹之药,有活血透表利导发疹排毒的功效。在发疹期间最易并发肺炎,并发肺炎是排异障碍所致。要防止并发症发生,惟有利导排异,所以只要不做不利排异的事,便不会有并发症发生。
早在上世纪40年代,青霉素出现在中国医药市场,当时被认为是救世圣药。患麻疹的孩子一见发烧便用青霉素消炎,有的体温始终降不下来,到第四天即出现“内闭”。“内闭”是中医术语,即体温突然低落,双目闭合,牙关紧闭,意识昏迷,四肢厥冷,此时若仍用青霉素,一个无辜的生命便结束了!由于这样子用药,不知有多少孩子死于非命,但死者却无怨言,因为“盘尼西林”(青霉素)是进口的,已经用过好多了。后来多少年后,医生才知道麻疹不能用青霉素,至于为什么不能用抗生素,直到今天又有多少人明白这个道理呢?
岂止是不可用抗生素,一切对抗性降低体温的药物与办法都是压制排异的!只要压制排异,病毒不能透表外出,必然会内趋入里,使病情逆转。例如,发疹期间体温升高时,用激素和其他化学药退热,或用酒精擦身、冰袋降温……都是破坏排异反应的行为,必定会造成毒气内陷,或引发肺炎、胃炎、肠炎而死,或引发痈肿、败血症,或出现昏厥内闭……种种凶险都会发生。一切的过失,都在于压制排异反应。如今,麻疹这类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除了依据排异本能趋向因势利导之外,还没有第二个方法。
我们在前几天学习了感冒发烧、宿食(积食)发烧、咽炎(扁桃体炎)发烧,其实不管什么发烧,都是利用身体本能去排异,要么是发汗、要么是呕吐,要么是通大便。掌握住了方法,就能知道怎么用药,方子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痢疾也是经常见到的一种孩子发烧现象。我们看看郭老在讲座中是怎么辨别痢疾和怎么治疗的
(学生:小孩还会有一种发烧,同时有痢疾,医院,说你这个痢疾一天拉好多次,肯定要脱水,给你输液,上抗生素,这种情况我们怎么处理?)
郭老:绝对不能止痢疾,吃药就行了。就是治痢疾不拉就好了。他是怕脱水。拉痢疾不会脱水。如果是水泻,排出去的是液体,不断地往外排,止不住。为什么止不住?因为对抗了本能系统的能力,他对抗不了,肠子里有害的东西要排出去,不让他排,他是急着要排出去,所以他排的是非常稀、非常稀的,水一样的粪便。这个时候不是止利,如果不是这种水一样的下利,是属于粪便或者是有肠粘膜,不会脱水。止利是什么意思?是我们帮他排出去,他就止住了。和发烧是一样的,退热你退不了,往外排就不热了,完全是一个道理。下利也是排异反应。我们顺势利导,让他往外排,他就好病了,他不会脱水。我们要是治,不去考虑他脱水,赶紧地给他排异。如果他排出去的是肠粘膜,看着像脓和血一样的东西,或者是带有肠粘膜的粪便。用黄连、黄芩。看他发烧不,如果发烧、发渴,越是这个越好治。
郭老叙述讲解的很清楚,就是要用帮助身体来排异,不能止利。要用白头翁汤。我们再看看《伤寒杂病论》是怎么论述的: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此条“热利”即后世之痢疾。所谓热利即病因为热之意,以热区别于太阴的寒利。热利表现发热、口渴、脉数、下重、腹疼等。“下重”即所谓里急后重,为肛门沉坠之感觉,乃肛门直肠肌痉挛所致。下重在痢疾病中是常见的证状,但在里寒下利病中却极为少,所以用下重作热利的一个病性特征。本条热利赅括多种细菌性痢疾,皆白头翁汤所主治范围。
下利欲饮水者”是下利而渴的同义语,渴是里热的表现。举欲饮水以说明热利,太阴病篇有“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之文,所以下利病,渴与不渴是有热无热的证状根据,即是病性的根据之一。凡热利皆可以白头翁汤主治,不必非下重
我们一起来看看白头翁汤的构成。
白头翁汤
白头翁三十克、黄连二十克、黄芩三十克、黄柏三十克、
白芍三十克、茯苓四十克、泽泻三十克、甘草十五克
以上八味用水1毫升浸10分钟,煮取毫升,每服毫升,日三服。
痢疾引起发烧,肛门肿胀下坠,有渴的现象。这个病要与太阴病的寒痢有所区别。也要与因为饮食不当上吐下泻的肠胃炎有所区别。小阳会制作表格来给大家学习以区分。今天就到此。小阳祝大家51劳动节快乐,安康吉祥!(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11)急性肠胃炎发烧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肠炎。昨天我们学习的是痢疾,痢疾是因为肠里有热,多种细菌性痢疾。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往大便排异的时候会有血脓及肠粘膜,也会产生里急后重下坠的感觉。我们今天学习肠胃炎。就是我们常见的因为饮食不健康而出现的上吐下泻,有些会发烧,有些会发渴。郭老在多次讲座中讲了肠胃炎及痢疾的治疗。每次讲的方子也都不一样。白头翁的方子也不是伤寒杂病论上的原方。肠炎的方子也根据不同情况出现了三个方子,我们也集中进行了收录。我们先看郭老在不同讲座中对肠炎的症状描述综合如下:
一、肠炎的症状
呕吐下利,发烧发渴,大便一天七八次,十来次,拉稀水,肚子疼(腹疼)、身疼或者浑身发酸没劲、渴。
二、生命本能医学辩证
大便一天七八次,十来次,拉稀,肚子疼,发烧,发渴,记住这个发渴。这个要发汗。所以叫葛根芩连汤,一排异就好。因为它每天五六次大便,六七次大便,所以用不着加大黄。黄连黄芩,
吃了以后排便就好。把肚子里面有害的粪便排完了,就好病。肚子疼。芍药甘草是治肚子疼的。就这么简单。如果发烧,也可以发烧,体温不太高,37度多,38度。
三、治疗方剂
方子一:黄芩黄连汤方
黄芩36克,黄连30克,白芍30,甘草15克。分两次服。
方子二:葛根芩连汤方
(如果再高,发渴,葛根芩连汤,就是黄芩黄连汤加葛根)
葛根50克,黄芩36克,黄连30克,白芍36克,甘草15克。分两次服
葛根芩连汤。葛根是解肌的,排异的。黄芩黄连也是排异的,芍药甘草是止疼的。这一个是治痢疾的。痢疾要比肠炎重。一天几十次,也可以有脓,也可以有血。
以上两个方子来自于郭生白《说白伤寒论》20讲
方子三:急性肠胃炎——芩连葛根汤
川黄连25克、黄芩30克、秦皮30克、
白芍30克、甘草15克、葛根40克、茯苓30克、泽泻30克。
(呕吐加半夏20克、生姜15克。)
呕吐下利不渴不发热,不用此方。
此方来自于《孩子发烧怎么办》讲座。
(此方为2方基础上又加了秦皮30g茯苓30g泽泻30g)
我们不管选用哪个方剂,关键是要清楚我们身体是要排异的,要帮助身体本能,不能止泻。肠子里的有害粪便排除了,身体的排异功能也就结束了。方子有三个,如何选择,要看病情与智慧。郭老在第三个方子中特意交代,就是不发渴发烧不用第三个方子。说明第三个方子也是个大方。从肠炎的程度和组方来看,虽然名字大同小异。第一个方子叫黄芩黄连汤方;在这个方子基础上加了葛根,名字就变成了葛根芩连汤方了,在后来讲到孩子发烧怎么办的时候,加了秦皮、茯苓、泽泻,名字叫芩连葛根汤。三个方子的选择只是根据肠炎的轻重或个体不同的特殊性来选择。
我们会在继续的学习中来分析热痢、肠炎、寒痢的区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西医的疗法一般是氟哌酸止泻或是抗生素输液,学习了本能论中医,你还会伤害自己的本能吗?
今天是假期最后一天,大家要轻松奥,要注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别胡吃海喝,可别得了节日病奥!(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12)----寒痢
寒痢是属于太阴病,下利清谷,身体功能不足,所以引起没有能力消化和对身体系统的控制。这个病不发烧,身体也没有能力发烧。但是因为这两天我们学习到了痢疾发烧和肠胃炎发烧,我们就学习一下这个太阴病及治疗方向。
首先这个病,一般孩子是不会得这个病的,除非孩子被耽误治疗或是过度治疗、错误治疗才会有这个病的发生。一般老年人多见。
我们看看《伤寒六经求真》是怎么论述的
下利腹满胀,身体疼者,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
寒痢属于太阴病,则无热,手足冷,不渴,自下利,脉象沉细无力,表现着胃肠虚寒。
太阴与阳明共同点:皆有腹满、腹疼,阳明为不大便燥屎硬结而满疼,病为热实;太阴为自下利腹满时疼,病为虚寒。太阴与阳明皆不能食,阳明为燥屎梗阻而不能食,太阴则是胃气虚寒而食不下。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疼”,“太阴为病,脉弱”,等等。在这些证状中包含着伤寒病因,功能衰退代谢减低的阴性病理。
所以据阳虚里寒的趋势而用助阳温里法,以附子增进循环功能而助阳,以干姜温里而止利,相辅相成而建回阳止利之功。阳回利止,正邪矛盾关系即起了根本的变化,所谓正气盛则邪气衰。
太阴病的成因有三:一是其人胃气素虚,感伤寒而发太阴病,如“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二是由阳性病误下伤害胃气而转化太阴,如“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疼。”再如“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又如“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下利不止,水浆不下。”三是由少阴病伤阳而合并太阴,如“少阴病脉沉微细,但欲卧……至五六日自利。”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此条亦是太阴病的辩证指标之一。太阴病以自下利为主证,但下利一证寒热皆有。如葛根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黄芩汤证、白头翁汤证、大承气汤证等皆有下利,但因为它们是阳性病理过程,由于功能亢进代谢增高,加之对水分丧失较多,造成组织缺水,所以产生渴感,所以仲景有“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的条文。太阴病的下利,由于是功能衰弱代谢减低的阴性过程,所以虽下利而不渴。以渴与不渴作为下利的阴阳性质是有病理根据的辩证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辨下利的阴阳病性,除脉象与渴不渴之外,尚有暴注下迫之势,水液浑浊之质,发热恶寒之病情,腹满胀大形态皆属于热。阴性下利除不渴之外,尚有脉象沉微细弱,澄澈清冷与无热肢寒等皆属于寒。
通脉四逆汤方:附子(大者)1枚(生用)、干姜42克、甘草28克。以上三味,以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渣,分温再服,脉出者愈。
临证须以脉证的综合反映判断病的阴阳性质。本文中“以其脏有寒”以下十四字是后人所加注语,既指出属太阴,自有太阴的治法,何必又说宜四逆辈这类含混文字。
从上面的学习我们记住寒痢是对应阳明病的热痢的。寒痢没有发烧,有腹疼肚疼,内里没热所以不渴,功能衰退故有脉沉微细。所以首选药物是增加心脏及循环功能的附子和温里止利的干姜。趋势不是顺势利导排异,而是帮助身体自主调节。选用通脉四逆汤。(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14)感冒发烧咳喘
咳喘——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今天我们学习治咳喘,通路是从汗排异。这个咳喘要么是感冒的并发症,要么是感冒的后遗症,属于桂枝汤系列。主要就是桂枝汤里加了两味药,厚朴和杏仁。所以这个病症要具备桂枝汤时而有汗这个症状。郭老在《孩子发烧怎么办》里是这样讲述的:
感冒热退神清身和,留有咳喘、稀痰的可以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平素有咳喘的人感冒后,发热恶寒有汗出的,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可能有一点恶寒,有一点发热,也可能不明显,但是有喘,咳。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吃了以后,还是要出一点汗的,这就是因为第一次发汗排异不彻底,还有没排出去的。
病人在感冒以前就有喘,感冒了带着喘。感冒来了,本来是桂枝汤,再加两味治喘的吧,就成了桂枝加厚朴杏仁了,吃了就好了。那么感冒以后呢,热退了,身和了,神清了。身和了是什么呢?就是不凉不热了,不发冷了,也不发热了,平和了。神清就是头也不疼了,也不昏了,也不头眩,神志很清醒、很清凉。就是说好了病了,就剩下了有点咳嗽、有点喘。不管是感冒以前带来的或者是感冒以后新有的,只要是这个喘和咳,再给一个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就好了。
桂枝汤治感冒最重要的是掌握“发热恶寒、时而有汗”的,如身上干燥无汗的不能服桂枝汤。谨记,莫误,莫误!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30g、芍药30g、甘草13g、生姜15g、大枣十二个(切)、厚朴30g、杏仁20g(研)。
水煮两次,汤合一碗。成人分早晚各一次服,十二至十五岁服二分之一,七至十一岁服三分之一,六岁以下至三岁服四分之一,其余酌量。
服药后喝热稀粥一杯。
为什么还给一个桂枝汤,光吃厚朴杏仁不行吗?从来也没人说不行,也没人说好。因为这个厚朴杏仁治喘,好象是要给一个出路吧,跟桂枝、芍药一起,给一个出路,再出一点汗,就这意思,他是从汗往外排的。
健康小阳提醒大家要记住:治疗咳喘,因为是在肺部,所以本能辩证的通路是发汗,因为感冒症状较轻或是感冒后遗症,符合桂枝汤症状,所以选用桂枝汤加厚朴和杏仁。所以一定要注意是时而有汗。(健康小阳)
《孩子发烧怎么办》(15)气机失调的发烧
我们今天学习气机失调的发烧的治疗。这个病按照《伤寒六经求真》上郭老解读和张仲景愿意,其实就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纲领是脉弦细,口苦咽干目眩。这个呢说明身体功能还是有的,就是有些紊乱,属于三焦气机病。郭老说他是气机失调病得阳性表现,与厥阴病互为病题上的阴性和阳性方面。少阳病是器官组织功能性障碍,不属于外源性疾病,属于内源性疾病,用自主调解法。医院用柴胡注射液来治疗感冒,因为是认为到了柴胡有退烧功能。郭老在《伤寒六经求真》修订版的附录专门发布了去世前最新研究成果《再说少阳病与厥阴病》。对这个病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论断厥阴病的成因与治疗方法,也就是“生态同步疗法”。我们今天主要是学习少阳病气机失调的调理。具体深入的学习或是了解生命本能系统医学的相关资料,可以加小阳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