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疾病治疗 > 手足口病的症状防治及正确的洗手方法 >
手足口病的症状防治及正确的洗手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於肠病毒的一种。手足口病多数会在夏天及初秋出现。病症: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其传播方式主要有:1.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幼儿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2.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潜伏期:潜伏期为2至7日。
治理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红疹及溃疡会在1周内自动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复。现时并无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但可采用症状疗法,使患者的热度、以及溃疡引致的痛楚得以纾缓。处理鼻喉排出的分泌物、粪便及弄污的物品后,须立即洗手。如儿童发高烧,活力减退或病情恶化,家长应及早携同子女就医。
预防方法: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1.保持空气流通。2.饭前、便后,以及处理尿片或其他被粪便沾污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3.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4.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5.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6.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7.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回校上课。8.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手足口病症状图:
附:预防流行病-正确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推荐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一、湿 打开水龙头,把手冲湿。
二、搓 手心、手腕、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泡泡冲干净。
四、捧 用手捧水,把水龙头上的泡泡冲掉,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毛巾或纸巾,把手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白癜风会治疗好吗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