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预防,关爱你我

麻疹预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柯氏斑)。单纯麻疹预后良好,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一、风疹特性:

1.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天(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天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麻疹病毒,具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麻疹的传染性极强,人类为唯一的自然宿主。成人多因儿童时患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8个月内婴儿可母体抗体的保护。

4.流性特征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发生。我国以8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流动人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5.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7-14天,最长可达21天,曾接受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

二、临床表现

1.典型麻疹分三期:

①前驱期

从发病至出疹前一般3~5天。发热、咳嗽等上呼吸炎症、粘膜炎、病毒血症、口腔粘膜斑的出现对早期诊断非常有价值。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在口腔粘膜臼齿处,可见0.5~1mm大小细砂样灰白色小点,绕以红晕。该粘膜斑亦可见于唇内,出现2—3天即可消失。

前驱期的特征性体征:病程2~3天,口腔双侧第一臼齿的颊粘膜上麻疹粘膜斑,初起时仅数个,1~2天内迅速增多、融合,扩散至整个颊粘膜,2~3天内很快消失。

②出诊期

发病3—4天耳后、发际渐及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足心,2~5天布及全身。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mm,稀疏分明,疹间皮肤正常。此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高、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肺部可有罗音。嗜睡或烦躁不安。咳嗽加重,结膜红肿、畏光。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肝及脾大。肺部常闻干、湿性罗音。

③恢复期

3~5天后,发热开始减退,全身症状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留褐色色素斑,1~2周消失、留有碎屑样脱皮。

2.非典型麻疹

①轻型:

潜伏期3—4周,发病缓、体温低、皮疹少、咳嗽轻、疹色淡、并发症少

②重型麻疹:

多见于全身情况差,免疫力低下,或继发严重感染者。

可分为中毒性麻疹、休克性麻疹、出血性麻疹、疱疹性麻疹不同类型。

3.成人麻疹状况

成人麻疹症状严重、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同时病情不典型呈多样性,易误诊,并具有以下特点:

A:多数报告患者存在胃肠道症状,以水样便腹泻为主要表现;

B:呼吸道卡他症状和眼部症状重;

C:柯氏斑明显且持续时间长;

D:多伴有肝脏和心脏损伤

A:疑似病例: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的病例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麻疹病例。

B:确诊病例: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病毒感染的为确诊病例。有下例之一为实验室证实。

①.IgM抗体捕捉ELISA法:麻疹疑似病人血中麻疹IgM阳性。

②.间接ELISA或血凝抑制法: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含由阴转阳)。

 ③.从疑似麻疹病例的标本中用B95细胞分离到麻疹病毒

三、麻疹治疗

单纯麻疹治疗重点在护理,对症及预防并发症。

①一般治疗:隔离、休息、加强护理。

在出疹期间既要保证患儿一定的营养(易消化而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又要保持眼睛和口腔等的卫生,并应注意室内空气交换,但又不能让患儿直接吹风。

②对症治疗 高热可酌情用小剂量退热药,应避免急骤退热致虚脱;咳嗽选用止咳剂;烦躁选用镇静剂。

③中医中药治疗:葛根升麻汤加减,芫荽汤口服。出疹期用银翘散加减。

四、麻疹预防

1.隔离传染源:隔离病人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10天。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曾接受被动免疫者医学观察4周。

2.切断传播途径:病房、卧室通风,易感者流行期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

麻疹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麻疹病毒有多种基因型,但血清型只有一个,我国与其它国家一样,使用的麻疹疫苗株均为A基因型麻疹病毒制成的减毒活疫苗,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血清抗体可以保护各种基因型麻疹病毒的感染。

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

?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人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没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免疫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者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人群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接种反应和禁忌

?1:接种反应

?常见的接种反应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38.3℃或以上)或皮疹。罕见的接种反应包括一些轻度的局部反应,如红斑、硬结和触痛、喉痛及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其罕见的有过敏反应、一过性的关节炎和关节痛

?2:禁忌症

?妊娠期的妇女。

?对鸡蛋有过敏史或过敏反应者。

?伴有发热的呼吸道疾病、活动性结核、血液病、恶病质和恶性肿瘤等。

?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人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个人或家族有惊厥史和脑外伤史。

五、防控措施

1、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2、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3、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4、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5、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6、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7、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8、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9、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公司医务室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六、公司预防措施

(一)、做好通风消毒工作

1、注意工作、生活环境的每天通风换气,每天定时开窗通风2—3次以保持空气新鲜,打扫卫生时要坚持湿式打扫,避免尘埃飞扬。

2、员工经常停留的场所要定期进行84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如车间、桌椅、电脑、产线、窗台、地面等。

(二)、车间要做好晨检工作

1、公司各车间在员工进入车间工作前应派人进行晨检筛查工作,对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的员工派专人送至公司医务室进行检查。

2、员工在工作期间各产线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发热、咳嗽、皮疹的员工派专人送至公司医务室进行检查。

(三)、预防接种

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公司医务室能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

六、报告及时性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产线,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个员工(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者共同用餐时,应当提报相关信息。

2、当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立即提报相关信息。

3、员工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当提报相关信息。

4、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提报相关信息。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dzz/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