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与弓形体病的鉴别与综合防治

1.流行特点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只感染家养猪,不感染野猪。本病在气候干旱时很少发生,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均能导致病情加重。本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注射针头、交配、手术器械等也可能传播本病,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尤其被阉割后的仔猪容易感染发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由于被感染的猪不能产生很强的免疫力,易发生再度感染,引起大批死亡。

猪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原虫病,易感动物包括猪、羊、犬、猫等,猫(以及其它猫科动物)是唯一从粪排出卵囊的动物,在弓形虫传播给猪中起重要作用。猪吃了被卵囊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此外滋养体也可通过口腔、鼻腔、呼吸道黏膜、皮肤等途径侵入。各个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发病,特别是3月龄以上的猪只发生较多。

2.主要症状

患猪附红细胞体病初期病猪耳部及腹下皮肤发红,体温40.0~41.5℃,高热不退,口渴,呼吸急促,食欲废绝,四肢抽搐,严重的耳朵和四肢内侧出现蓝紫色斑点或斑块,一般出现斑点后不久即衰弱死亡。病情稍缓的病猪拉稀或便秘,随着病情加重,病猪越来越瘦,尿液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可视黏膜黄染,眼圈发黑,有的病猪因后肢无力而不能站立,口、鼻流出血性泡沫状分泌物,有的在后期出现红色尿液,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早产和产弱胎、死胎,哺乳母猪乳汁减少或无乳。仔猪主要表现呼吸急促,排黄白色水样稀便,内有气泡并腥臭,粪便污染肛门及后肢,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

食欲废绝

呼吸极度困难

病猪毛孔渗血

贫血、黄疸

皮肤苍白、被毛粗乱

猪弓形体病和附红细胞体病一样都高热稽留,皮肤有紫色斑和出血点等,容易混淆。但患弓形虫病的猪体温高到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粪便初期干,后期干稀交替,有明显的咳嗽、呼吸困难现象,常流水样鼻液,腹式呼吸,呈犬坐姿势,耳、下肢、下腹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等。虫体侵害脑部时,病猪有癫痫样痉挛,后躯麻痹,妊娠母猪出现流产。

病猪不食

妊娠母猪流产

产后死亡

共济失调、震颤

犬坐式呼吸

3.病理剖检

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贫血及黄疸,皮肤及黏膜苍白,稀薄、色淡、不易凝固,全身性黄疸,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质地脆弱;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膨胀,内部充满浓稠明胶样胆汁,胆囊变软,呈暗黑色,有的脾脏有针头大至米粒大灰白(黄)色坏死结节。肾脏肿大,有微细出血点或黄色斑点,有时淋巴结水肿。

贫血、黄疸

肾脏表面出血点

猪弓形体病剖检可见肺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肝和脾有出血点和坏死灶,大肠、小肠和胃有出血点,剖检可见肺淡红或橙黄膨大,有光泽,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胀,如粗绳索样,切面有粟粒大出血点,回盲瓣有点状浅表性溃疡,盲肠、结肠可见到散在的小指大和中心凹陷的溃疡,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

淋巴结水肿出血

肺间质增宽

气管内充满气泡

肝脏有白色坏死灶

4.鉴别

猪弓形体病有上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但患猪弓形体病的猪咳嗽和气喘的现象比较明显,常呈犬坐姿势,剖检可见小叶性肺炎,间质水肿,切开肺有水流出,这是猪弓形体病与附红细胞体病的重要区别点。皮肤症状不同是猪弓形体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第二个不同点。弓形体病可导致猪的肾脏肿大3倍左右,如果检查虫体,附红细胞体只能在血液中检查到,而弓形虫还可以在其他脏器或腹水中检查到。

5.综合防治

弓形体及附红细胞体常常伴发,因此,猪场应将这两种病一起防、一起治。

1)环境控制:猪场内禁止养猫,做好灭鼠的工作(老鼠是弓形体的中间宿主,并可机械性的传播一些疾病);减少应激因素。

2)规范操作流程:针头、注射器、耳标钳等设备严格消毒,确保一猪一针头。按时做好驱虫、灭蚊等工作。

3)预防保健:

种猪群:春夏秋连防3次。配方:奥力磺g/吨+奥康得乐g/吨,连续饲喂7天;

保育群:15kg--20kg保健一次。配方:金立维它g/吨+奥力磺g/吨+奥康得乐g/吨,连续饲喂7天;

育肥群:40kg—50kg保健一次。配方:奥力磺g/吨+奥康得乐g/吨,连续饲喂7天;

4)治疗方案:

全群治疗:金立维它g/吨+奥力磺g/吨+奥康得乐g/吨,连用三天,之后金立维它g/吨+奥力磺g/吨+奥康得乐g/吨,连用5-7天。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好
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ys/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