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疾病危害 > 胰岛素注射有讲究,这些事项要注意 >
胰岛素注射有讲究,这些事项要注意
对很多糖尿病人来说,注射胰岛素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他们中有的在注射时很谨慎,生怕出现什么不正确的操作,影响药效;但也有的人就比较粗心,随便一注射就完事,不会想太多,甚至出现皮下硬结都不会在意。不管是谨小慎微者,还是胆大粗心者,他们的情况只能说明很多糖友对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并不清楚,仍处于模糊状态,那么胰岛素注射需要注意哪些事呢?
1、胰岛素的储存
(1)已开封的瓶装胰岛素或胰岛素笔芯可在室温下保存,保存期为开启后1个月内,且不能超过保质期;
(2)未开封的瓶装胰岛素或胰岛素笔芯应储存在2~8℃环境下,且勿冷冻;
(3)室温超过30℃时,使用中的胰岛素应贮存在冰箱中,使用前需要回暖,可放在手掌之间滚动。
2、胰岛素注射部位
适合胰岛素注射的主要为4个部位:①腹部,即耻骨联合以上约1cm,最低肋缘以下约1cm,脐周2.5cm以外的双侧;②双侧大腿前外侧上1/3;③双侧臀部外上侧;④上臂外侧的中1/3。
注射部位的轮换将腹部分为4个等分区域,将大腿或臀部分为2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1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注射,连续2次进针的间隔至少1cm(大约患者本人一个手指的宽度)。
注意:注射部位应该是健康皮下脂肪组织,须避开皮下脂肪增生、炎症、水肿、溃疡或感染部位;注射前须消毒注射部位(尤其对于注射部位不洁净或处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环境)。
3、胰岛素注射时间
按作用特点,胰岛素(包括其类似物)分为餐时胰岛素(即短效/超短效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即中效/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双胰岛素类似物。
(1)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在进餐前或餐后立即追加使用;
(2)长效/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每日注射1次能维持药效≥24h,最好在每天相同时间给药,通常在睡前使用;
(3)预混胰岛素在注射前需要充分混匀,其中预混人胰岛素需餐前30分钟注射,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可餐前即刻注射;
(4)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随主餐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给药,餐时使用。
4、不同胰岛素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对其药效的发挥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1)超短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吸收速率不受注射部位的影响,可在任何注射部位皮下注射;
(2)短效胰岛素在腹部皮下的吸收速度较快,因此其注射部位首选腹部;
(3)考虑到低血糖的风险,必须严格避免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的肌内注射;
(4)胰岛素在大腿和臀部的吸收速度较慢,因此基础胰岛素的首选注射部位是大腿和臀部;
(5)早餐前注射常规的预混胰岛素制剂时,首选注射部位是腹部皮下,以加快常规(短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控制早餐后血糖波动;
(6)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制剂时,首选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皮下,以延缓中效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5、使用胰岛素笔规范注射的九步骤
注意:
1.在使用预混胰岛素(如中效和预混胰岛素)之前,应轻轻滚动或翻转预混胰岛素,直至胰岛素溶液变成乳白色。翻转是指笔或药瓶的上下反复动作,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上下动作;滚动是指笔或药瓶在两掌之间的反复旋转,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旋转循环。充分混合的循证方法是:在两掌之间将胰岛素笔芯水平滚动10次,用时5秒,然后于室温下上下翻转10次,用时10秒;
2.定期检查注射部位,注射时避开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硬结、出血、瘀斑、感染的部位;如果发现皮肤硬结,应确认硬结部位及大小,避开硬结注射;
3.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不要使用碘试剂),消毒后须待干燥,减少疼痛;
4.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推荐每次使用前均应进行更换,且每次更换时均要排气。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大多数患者均存在反复使用针头的现象。
小结:
各位糖友们还不自查一下,有操作不当的地方及时纠正。采用正确的注射方法可以减少胰岛素吸收变异,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对实现良好的糖尿病管理至关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