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临床症状 > 中医养生经络和人体的关系二 >
中医养生经络和人体的关系二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快速
1.肾开窍于耳,肾主骨;和膀胱相表里。恐伤肾
2.肝开窍于目,肝主筋;和胆相表里。怒伤肝
3.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忧伤肺
4.脾开窍于唇,脾主肉;和胃相表里。思伤脾
5.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和小肠相表里。喜伤心
肾开窍于耳——一般年纪大一点的人,或者健康状况不太乐观的人,经常会有耳鸣的情况。这也就是表明我们的肾功能虚了,这就是身体给我们发出了信号。“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信号传导出来了,给人以提醒。
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正在发展中的疾病,耳鸣,它是一个表像,一个症状,当我们接到这个信号,马上能够意识到,在这个时候就进行对应的保健预防或治疗,在疾病未成形的时候就阻止它的发展,不是比出了大问题再治疗更容易和经济吗?
肾主骨——病尚未成形时,我们如果没有意识到,那么再发展下去就会形成病。会形成什么病呢?“肾主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腰酸,腿疼,脖子僵硬等等,一切骨头上的病,都是因为肾气不足了。这个时候病已经形成,甚至它牢不可破了,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甚至吃力不讨好。特别是一些年老体弱,常年大量服用药物的人,拿药当饭吃的人,有些人吃药比吃饭更认真,这种情况对肾的伤害就更大。所以,肾气虚弱是导致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肾和膀胱相表里——肾功能严重受损,就会影响到膀胱,排尿障碍,前后二阴的病等。临床经常有这么一种情况,有些人总是憋不住尿,尿不尽,夜尿多等等。还有些人的表现形式是总会无缘无故的担心,比如关好出门出去办事,都走出一段路了,突然又转回了,看看门是否关好了。或者到了家人下班、放学的时间了,怎么还不回来啊?会不会有什么事吧?这种担心、害怕的心理,也是因为肾功能有障碍。膀胱经在后背督脉的两侧,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可以去经常疏通之。
中国古代医学不光把五脏与经络、五官等的对应关系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同时还指出了得病的原因。
恐伤肾——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怎么预防。中医是讲预防为主,有句话说得好,‘上宫不治已病治未病’,它告诉你这个病还没有来的时候你就要治,等到病已成再治就晚了,它还告诉你‘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口渴了再去挖井,要打仗了你再去打宝剑,这不是晚了吗!所以呢,它就告诉你,要以预防为主!”
在临床中发现一些孩子很大了还遗尿,这都和恐俱有关。还有现在的孩子打针、吃药对肾也造成了伤害。打针的时候他害怕啊,这是不是恐俱啊。再者孩子的器官还是在生长阶段,还不足以抵御如此强大的攻势。从小肾就受到如此的伤害,身体健康当然会受影响,肾是先天之本嘛。正因为这样,也形成了现在很多疾病年轻化的趋势,我们的先天之本在如此小的年龄就受到伤害,后果可想而知。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以后天养先天”什么意思呢?就是肾要靠后天我们吃的食物化成水谷精微来滋养。人体的燃烧能量处就在小肠!古人在医著中说,“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是脏,小肠是腹,它们是一表一里的关系。
小肠在消化系统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食物进入口中,经过层层加工处理过的食糜才真正在小肠中开始吸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产生人体需要的能量,也给人体造血输送必需的养分。肚脐的位置正好在小肠的中部,中医称“神厥”,属任脉。中医认为,脐乃人体上下左右交会之中心,脐系人体血脉之蒂,为精、气、神之要冲。现在的很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高血压,以及中医说的痰凝、血瘀、气滞等病症,都与小肠不能正常运转有关,所谓正常运转,就是两个字:“平衡”。
在整脊临床中:发现白血病患者,在X光片上可清晰地可看到胸椎(T10-T12)向右弯曲。矫正后,即可获显著的改善,是血癌患者的福音!因为(T10-T12)是加强小肠功能的。小肠才是造血机构,不是骨髓!
我们治病也要找对方向,找到病根就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很多简单、方便、省时的方式来刺激经络和穴位,从而保持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平衡、和谐,使气血畅通,身心团结,从而提高我们对外来疾病的战斗力。
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医生,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样才能正确使用经络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说,就是找对地儿。不管你介绍的方法多优越,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到它们,一切都是枉费,不具有任何意义。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诀窍。
(四)痛就找身体的反应
中医里有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出了问题的脏腑器官由经络联系于外,找到痛点也就找到了穴位,即阿是穴。
如果人体的经络的某个部位不通畅,也容易产生气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则形成硬块积聚,疾病也就随之产生了,同时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压痛(用手一压,会有痛感);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等。在找穴位之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如果有以上反应,那就说明找对了!这时候我们就要疏通这里瘀塞的经络。
(五)经络在治疗方面的运用
1.调谐心理——人世间的疾病千奇百怪,常见病就有几百种,而真正能说清病因的疾病却寥寥无几。怎么办呢?中医里有一句精华叫“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那么不管它如何变化多端,如何纷繁复杂,皆是万变不离其宗,尽在掌控之中。
恐伤肾、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喜伤心,这是古人早已总结出的经验。病是怎么来的,就要怎么回去,所以治病的首要问题是放松情绪。大家一定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人一生气,就会感到胸口堵的很,血压上升。有人呢气的吃不下饭,有人更厉害,一生气上火全身都会抽抽,圈成一团,因为肝主筋嘛。肝火一上来筋就抽起来了。病由心生,都是因为不良情绪致病。
有人会想啊,我天天都开开心心的不是很好嘛!是啊!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就可以了,任何情绪都不能太过分。就是提醒人们不要高兴的‘忘其所以’,乐极就会生悲。有种情况是胸口老是堵的很,气不爽,就是因为气过头啦。久而久之胸口这里就会有硬块,按下去会很痛。有很多慢性病和胸前的任脉不通有关。
病由心生,是我们给自己输入了得病的程序。医院里的故事:有这么一个健康的人,因为错拿了癌症患者的检验报告,回去就得癌症了。心想事成嘛!本来是假的啊,是错误的信息。可是一旦你确认了,就弄假成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输入健康良性的信息。重新检查以后专家告诉说不是癌症,当时就从床上下来了。可见心理决定着命运哦!
癌症患者到最后都是自己吓死自己的。最难治的就是心病,身体的病治好了,心结如果不打开,身体上的病还会回来。一切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啊!
2.疏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是十四经的“水库”;
脊椎是生命的支柱,有保护神经的作用,人体一切活动都是靠与脊椎有密切连带关系的神经系统来指挥的。如果脊椎状况不良,就会影响经络的通行,经络不通,则气血凝滞,阴阳失去平衡,必然波及神经系统,波及到内脏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最终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器质性病变。医学证实,脊椎损伤会影响到人体神经、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及内分泌等各系统。
中国传统医学称脊椎为督脉。其督率周身阳气,与五脏六腑相通,确保人体健康,抵御病邪侵入。具有“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乃人体健康之本。《庄子》说:“沿顺督脉这条命脉,可以贻养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涵养精神,可以享尽天年”。人体前正中线任脉和背部正中线督脉相通、一阴一阳、古人养生气功之法,开通任督二脉,则一身百脉皆通,人必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