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恢复的好不好,竟然可以自测

产后的妈妈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性生活?

有些妈妈可能害怕没恢复好,所以对另一半的需求,一再拒绝;

有些妈妈无所谓,觉得这是个顺其自然的事。

其实如果不知道产后盆底恢复的情况,而直接进入产前的活动状态,是对身体不利的。可能会在无心之中加重盆底的隐匿疾患。

所以,产后42天,恶露排干净以后,妈妈们自己可以先做一个简单的检查,对自己负责哦!

检查需要用到两个道具:

一、镜子

二、手指

可不是拿着镜子照脸有没有瘦一点,而是看看女人的第二张“脸”——盆底。

看什么?怎么看呢?

1看

首先,找到一个舒适的坐姿。

此外,你需要一面镜子,然后调整其角度,直到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私处。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开始观察以下部位:

1

先看外阴的整体

皮肤是否有红肿、疤痕。阴道口有无异常分泌物,如血性、浓性。产后恶露大约持续4-6周,如果恶露迟迟不断,提示子宫恢复的不好。浓性分泌物和局部红肿则提示可能存在炎症。

2

咳嗽一下,观察肛门有无反射性收缩

如果收缩不明显,只是轻微颤一下,提示肛提肌可能存在损伤;接着,可以做一次用力排大便的动作,观察阴道口有无肉体膨出,或者脱出。分娩后的妈妈如果盆底肌出现损伤,容易出现阴道前后壁的膨出、子宫脱垂等。

(注意:对于轻度的脱垂,可能观察不到,医院找医生评估更为准确)

2触

1、洗净双手后,仍然保持手持镜子的坐姿,另一只手触摸阴蒂、大小阴唇、阴道口、会阴(位于肛门和阴道口之间的软组织)等处皮肤。感觉有无疼痛、硬结等。

2、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平躺,两腿弯曲、略分开。先将1~2个手指放入阴道内,如果较为干涩,可以用温水润湿手指。深度为一指节,此处阴道下1/3至阴道口主要由肛提肌等包绕,这些肌肉一旦损伤,性、排便排尿和盆腔器官位置等都会受到影响。

(1)先做加紧手指的动作,感受盆底肌肉的力量,也帮助你找到你的盆底肌,大家做的kegel运动训练的就是这块肌肉。

(2)接着,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触摸阴道壁,主要检查是否有触痛、硬结。可以记录下触痛、硬结或高度敏感部位的位置及疼痛的程度。阴道很深的部位以及宫颈等还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产后的妈妈由于分娩的原因容易出现盆底肌的损伤,导致盆底肌松弛,出现漏尿、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等,有些妈妈还伴有性交痛等问题。

因此,可以在产后42天,恶露排干净后,不妨自己先做个盆底自我测评,帮助了解产后盆底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医院咨询,才能把握最佳的恢复时机。

为什么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

我们自身就有很多原因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比如说遗传、体型、肥胖、衰老、妊娠、分娩损伤等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妊娠和分娩时如何造成损伤的?

妊娠会引起盆底承受力的改变,使得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都指向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益增加,盆底肌肉因持续受压而逐渐松弛,因此剖宫产也不能避免妊娠过程对盆底肌肉造成的损伤。

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高不高

根据临床统计显示,我国已婚已育妇女中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已经达到7.8%~45.2%。通过对余名分娩后42天的妇女进行临床统计,结果显示:阴道松弛占80%,阴道壁膨出占43%,腹直肌分离占25%,尿失禁占8%,子宫脱垂占0.4%(其中一人有多重症状出现)。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对女性的危害

由于女性盆底组织退化、创伤等因素导致其支持薄弱,发生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松弛等,如果出现这些问题后不及时治疗将逐渐发展为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给妇女造成不可言语的痛苦。据调查,目前中国已有约1/3的女性正在遭受尿失禁带来的痛苦!

顺产和剖宫产都需要做盆底康复吗

很多新妈妈会说,剖宫产应该不需要做吧,顺产才需要做!

其实不然,顺产和剖宫产都需要做盆底康复,特别是多胎妊娠的妇女!因为不管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妇女在妊娠的时候,腹压压力的增加和子宫重量的增加都已经给盆底肌肉造成了损伤。所以妇女在产后身体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请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早检查,早治疗,早康复!

如何进行盆底肌修复好?

孕妇产后1-2周最好在家自行进行盆底康复训练,产后42天恶露干净之后,可以在专业的产后修复机构进行盆底肌修复,防止盆底功能因分娩而衰退。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odnlc.com/wazz/1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