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淋巴结转移
临床中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那淋巴结转移有何特点呢,让我们先看几个临床中比较典型的病例:
Case5岁男性,因左侧颈部扪及多发结节就诊
US所见左侧颈部多发淋巴结、部分融合、结构异常、门结构消失、紊乱血流和混合血流分布,频谱呈高阻状态。后证实为胃低分化腺癌转移。
Case25岁男性,因右侧颈部扪及质硬结节就诊,自述吞咽困难
US所见与Case类似,也是多发、形态结构异常、门结构消失、紊乱中央门型血流,增大的淋巴结内回声不均,可见坏死区。鳞癌转移多伴有淋巴结中央区的坏死。
Case岁男性,自述咽部疼痛,颈部扪及结节
原发病灶在哪呢,原来是左侧喉癌,超声可以探查到左侧喉部的实性团块
此例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是多发、形态结构异常、微钙化、部分融合、门结构消失、紊乱混合型血流分布。所以微钙化并不是所有均为甲状腺癌的转移,本例喉癌转移淋巴结也具有类似表现。
Case岁女性,因左乳扪及硬结就诊,下图为左侧腋窝淋巴结。
原发病灶在左侧乳腺,图像是这样的,最终证实为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并左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此例转移的特点是形态结构异常、皮质偏心性增厚,门结构偏移不规则、周围血流分布。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要点
共同特征:单发或多发、部分融合、形态结构异常、微钙化、门结构消失、紊乱血流、周围血流和混合血流分布。
部分病例的诊断要点:
、淋巴门结构的厚度应该大于短径测值的50%,且低回声的皮质厚度均匀时,才可描述为“未见异常淋巴结”。
2、若是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及肺癌等相关病例,在颈部发现的“肿大”淋巴结,如果有门结构存在,转移的可能性较小。
3、偏强回声或者是含有微钙化的淋巴结多数情况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特征性表现,部分可以是喉癌,需要结合病史和检查相应的部位来证实。
4、对于甲状腺术后的患者,发现含微钙化的淋巴结,即使很小,也具有高度的阳性预测值。
5、最后一条当然还需要结合临床:原发肿瘤病史、症状、体征、检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