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鼻硬结病 > 临床症状 > 执兽新增考点牛放线菌病热门 >
执兽新增考点牛放线菌病热门
北京痤疮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312/8740638.html
(点击图片直接报名,考前冲刺快速提分!)
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是由致病性放线菌引起动物和人的一种非接触、慢性传染病。以头、颈、下颌和舌出现放线菌肿为特征。1
流行病学
牛、猪、羊、马、鹿等均可感染发病,以牛最易感,尤其是2-5岁的牛,人也可以感染。患病动物作为传染源,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于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中,很容易进入易感动物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寄生。当黏膜或皮肤有破损时即可能发生感染。该病一般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常发病于牛换牙齿或体表皮肤受损,或带尖饲料刺破口腔黏膜时。据观察,在低洼潮湿地放牧时,动物容易发病。2
症状及病理变化
主要侵害下颌骨,形成肉芽肿,后期出现明显硬结,骨组织肿大扁平隆起,鼻骨压迫鼻腔导致呼吸困难,下颌骨病变导致采食困难,组织化脓性感染,坏死形成瘘管。流出脓液,脓液中有像硫化物的白色颗粒。骨组织坏死呈豆腐渣样,舌体变粗变硬,称之为木舌症。
3
诊断
采样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判定。4
防控
为防止本病的发生,应避免在低洼潮湿地放牧。舍饲牛最好于饲喂前将干草谷糠等浸软,避免刺伤口腔黏膜。加强饲养管理,遵守兽医卫生制度,特别是防止皮肤、黏膜发生损伤,有伤口时及时处理、治疗,对预防本病十分重要。牛放线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比较敏感,伊氏放线菌对链霉素、磺胺类药物比较敏感,故有针对性地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需大剂量应用,方可收效。执兽考前必做题,带你突击过执兽(点击图片,即刻开启执兽易混讲解)扫码添加客服